2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医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决心推动医改就表明政府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心里。推动医改我们所要坚持的方向是:公共医疗卫生必须坚持公益性质。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高体健表示赞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立医院如果无法回归公益性,医改就不会成功。”
高体健认为,此次医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公立医院的改革。
而公立医院的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就在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到位。
谈到目前公立医院所存在的问题时,高体健归纳为两点:公益性不够、市场化不足。
曾是外科大夫的高体健告诉记者,每年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拨款,连给医生发工资都显得“捉襟见肘”。医院为了生存,逐渐地养成“以药养医”的风气。药价虚高成为每个医院难以避免的现状,而百姓所承担的医疗费用也逐年增加。高体健说,医院需要养活自己的成本,往往需要百姓付出比成本高出几倍的代价,公立医院公益性“荡然无存”。
高体健认为,政府在保证大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同时,必须放手让一些小型公立性医院走向市场。对这些小医院要充分引入社会资本及民营资本,保证社会人士的各类需求。即:公益性充分体现、私立性充分放开。
在谈到如何利用好国家所投入的8500亿医改资金时,高体健提议要“保底”。
他认为,新医改应立足于健全基层医疗建设,重点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等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也要重点发展。只有在保证基层医疗建设及城市社区医疗建设的前提下,重新对城市的卫生需求作科学测定,用“保底”剩余的资金推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才能真正做到医改为民。
来源:人民网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