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以为要等两年才能吃北京烤鸭,可前天我已实现这个愿望啦!”今年六十五岁的美籍华人乔治安娜·李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向人们说出这句话时,你完全想象不出她原来的样子:今年二月,她来到北京和众华信生物治疗中心时,言语不清,张口、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无法自主翻身、起床、行走困难,全身肌肉剧烈疼痛,每晚必须按摩四肢才以能入睡。
经过中国神经内科专家吴立克和王晓娟一个疗程的神经干细胞激活技术治疗,她感觉身体有力,能举起手臂,移动双腿,甚至在辅助下可站立行走。她的女儿表示,最重要的是持续性疼痛已消失,“两年啦,妈妈第一次不再感到疼痛” 。
乔治安娜·李 二00六年因为经常摔倒而开始拄拐杖走路,随后几个月里,她身体越来越虚弱, 逐渐不能站立,二00七年三月完全失去行走能力;经美国加州帕金森协会专家确诊她患了多系统萎缩症;虽经三个月治疗,但未得到任何改善。她的家人几经周折,最终找到了坐落在北京南郊的北京和众华信生物治疗中心。
主持这项临床治疗研究的吴立克教授称,乔治安娜·李只是该中心应用其独创的神经干细胞激活技术成功的治疗的多系统萎缩症的典型病例之一。从去年开始,他的团队以独创的信号诱导、神经激活和促通等国际领先技术,开展脑卒中后遗症、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脑损伤,脊髓损伤、脑血管病、脑炎、重症肌无力等多种神经内科疾病临床治疗试验。截至目前,对一千多例来自海内外的公认的神经科疑难病症患者进行了治疗,总有效率达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受到海内外病患的好评 。
据吴教授介绍,多系统萎缩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中枢神经多发性、系统性变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中年或老年前期,九成病人四十至六十四岁出现早发性帕金森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从发病到不能自理及卧床约七年,平均生存不到八年,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神经干细胞移植是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治疗的最新治疗手段。
干细胞到底是什么? 王晓娟教授的回答是 :具有自我复制能力、能够分化成为至少一种功能细胞的早期未分化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成机体内的功能细胞,形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即具有“可塑性”,因此又被称为“源泉细胞”、“万能细胞”。利用神经干细胞,可以治疗帕金森氏症、老年性痴呆、脊髓侧索硬化及外伤所致的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
事实上,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干细胞治疗就开始应用于临床,最典型就是用造血干细胞治疗白血病;一九九七年美国实施了临床第一例干细胞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取得进展,目前全球已积累了超过一千多个病例,效果令人满意。干细胞在心脏病的治疗研究已在全球开展,并在二00五年被列入最值得期待的十大医学突破之一。
创立这个治疗中心的北京和众华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000年就与北京大学北医基因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干细胞研究和应用的高科技生物技术公司,并同时组建了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先后这一领域获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并获得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基金,被誉为中国干细胞产业化和临床应用基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