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胶原蛋白在都市白领中有很多神乎其神的传言:能美容养颜,让你肌肤嫩滑,青春常驻。
胶原蛋白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它们分布在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之中。在皮肤除去水分后的重量中,胶原蛋白的重量占了70%,负责为皮肤提供弹性和紧致度,并扮演着“深层水库”的角色为表皮提供水分。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的皮肤变黄、黯淡,也是因为胶原蛋白变质、变黄所致。由此可见,胶原蛋白的确在人体皮肤的健康和美丽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正是由于胶原蛋白对肌肤有着重要作用,引得无数商家竞相将自己的产品与胶原蛋白挂钩。如今在市面上,林林总总的胶原蛋白护肤品、保健食品多不胜数,从外用到口服。而且,只要产品中扯上“胶原蛋白”几个字,其价格一定不菲。
前几天被媒体曝光的“清华脂蛋白”无疑也是借胶原蛋白的威名,傍清华大学的声誉,销售保健美容神话,声称:“将其注入正在衰竭的卵巢细胞中,奇迹出现了,干瘪萎缩的卵巢细胞,吸收了这种营养液之后,立刻变得饱满,充满活力。”而实际上,仅仅在浙江一地,其产品就被药监部门通报批评19次。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对违法广告保健食品暂停销售的公告中称,该公司的广告在电视上违法虚假发布,并且情节严重,其主要违法事实有:“(1)宣传的功效超出批准的范围;(2)使用专家、消费者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
胶原蛋白,到底是什么物质?它到底具有什么功效呢?
胶原蛋白不等于低聚肽 乱吃乱用得不偿失
带着疑问,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发酵工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蔡木易。作为肽类研究专家,他是这样介绍胶原蛋白的:“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结构蛋白质。胶原蛋白最普遍的结构特征是三螺旋结构,使其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并且具有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胶原蛋白的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其在许多领域的重要地位。但是胶原蛋白并不是单一的物质,根据分子大小、结构差异,分为很多种类,猪脚、猪皮与骨骼都有一层黏稠状的胶质,吃起来软而具有弹性,也相当粘,这就是胶原蛋白。有许多药物是包以一层胶囊,胶囊的成分是明胶(gelatin)。而明胶是胶原蛋白的同类生化物质,结构类似,是胶原蛋白的一种变形产物。能够美容养颜、增强骨健康的是胶原蛋白中的‘低聚肽’——即分子量小于1000的胶原蛋白。”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皮肤科刘医师认为,通过口服、涂抹普通胶原蛋白来延缓皮肤老化是很困难的。因为大分子胶原蛋白无法渗透到真皮层,人体致密的皮肤像一座坚固的堡垒,绝对不会吸收任何来自体外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涂抹含普通胶原蛋白的护肤品,只能把胶原蛋白输送到皮肤表皮层,无法进入真皮层,这样一来,胶原蛋白分子被堵在皮肤外,不能改善皮肤结构。
同时,不加以鉴别就食用大量胶原蛋白也不明智。蔡木易说:“目前,我国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并不均衡,一些研究机构已经达到了国际化水平,可以生产出质量较好的低聚肽产品,一些知名品牌比如同仁堂的某些产品中就使用这类产品。但是也有一些厂家使用普通大分子胶原蛋白充当低聚肽出售,大分子胶原蛋白往往是明胶状,用做增稠剂,如果消费者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当作‘美容’佳品食用,可能不仅无法起到美容作用,反而增加肠胃负担。胶原蛋白的质量取决于其吸收度,质量越低吸收度越低,吸收度最差的产品是不能食用的,会吃坏肠胃。”
据介绍,胶原蛋白类产品根据原材料和工艺的不同,价格也有极大的差异,一般猪皮制作的胶原蛋白也就是几万元一吨,而低聚肽则要几十万元一吨。低质量的胶原蛋白,医学上用来制作假皮肤给病人使用,而明胶类产品可以口服,用作药品的胶囊壳。
“现在很多商家偷换概念,由于普通消费者缺乏胶原蛋白类物质的基本知识,商家以胶原蛋白类普通产品,冠以低聚肽的功能和效果,销售给没有识别能力的消费者。”蔡木易说道。
那么面对五光十色、眼花缭乱的化妆品,如何鉴别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是否是有效的,是能够被皮肤吸收的低聚肽呢? 专家介绍,将产品涂抹在手背上,感觉是否能被皮肤吸收。如果感觉很不清爽,粘粘的一层包裹在皮肤表面,甚至形成膜或者“壳”,就是大分子胶原蛋白,不是低聚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