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中医药频道 > 中医中药 > 中药常识 > 正文
治胃八法(五)
www.yongyao.net  2009-12-14 22:41:37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脾与胃的病理表现,不外乎纳与化、升与降、燥与湿、寒与热、虚与实的运动变化的结果。一旦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饥饱劳役的失调,就会产生以脾胃自病(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胃肠神经功能证、萎缩性胃炎、胆胃术后综合症等)为本波及它脏复杂而缠绵的病症。本人制定和、疏、温、润、升、降、通、调治疗八法,方随法定,随证化裁,应用临床,得心应手,特介绍如下:

五、升清建中法

主证:上述诸病,证见:腕腹作胀,隐隐坠痛,站立不适,平卧则缓,头神声卷,四肢疲软,或动作腕中有水声荡漾;或收腹吸气,腹中漉漉肠鸣,大便或溏或结。型瘦面黄,舌淡,苔薄白,或舌淡而小,苔根腻。脉沉细或虚豁。多见于:低张胃,丁字胃,胃液潴留,胃下垂,内脏下垂等病。

方选:形体修瘦,血压偏低者:加味补中益气易(补中益气汤,陈皮易枳壳,加葛根30克桔梗8克)腕中荡漾,中焦停饮者:苓桂升陷汤、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术15-20克炙甘草8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腕腹皆胀、扣之为鼓者:枳术升陷汤;枳壳10-20克焦白术2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木香8克砂仁5克。以上三方便秘家加:火麻仁30克桃仁泥15克;便溏加:煨葛根30克赤石脂15克;胀甚加:木香8克砂仁5;痛甚加:白芍20克炒防风12克。

按:纳于化、升与降是脾胃的“原动力”。纳化升降受到破坏,脾气不仅不能升清,反而不能下降,中宫不固,收摄无权,即出现一派“中气下陷”之证,具体表现于胃壁失去弹性,松弛不收,其位下移。所以说:“脾宜升则建”。《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阐明了脾与胃互为协作的生理关系。病变情况下,脾运不健,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生化乏源、越陷愈下,属于缠绵难起之证。治之必须辨证审慎,斟酌选方,运用:药疗、食疗、体疗、气共、按摩等综合疗法,即现代所谓:“鸡尾酒疗法”,随证应变,愈疾为期。近贤岳美中先生:“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顽疾顽治,守方久图,是为正治。枳壳,居实验观察,具有收缩内脏平滑肌的作用,是一味“胃动力”药。按传统观点,气虚之证,用破气之药,岂不倒行逆施,但实践之,疗效甚好,待进一步探索。

来源:中医药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