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百年老店李众胜堂生产的保济丸被验出含禁用西药成分,揭示香港中成药的监管问题。卫生署强调,对中成药绝非“无王管”,署方稍后将巡查全港约500间中成药制造商,若发现有药厂不符合法例要求,不排除要求厂商结业,长远更会对中成药药厂设立“良好药品生产规范(GMP)”制度。
有检测机构表示,现时中成药药厂质素参差,若设立GMP制度,料现时70%至80%香港药厂被淘汰。业界则预期,GMP制度令制药成本增加,日后中成药售价最少上涨20%。
卫生署署长林秉恩29日出席浸会大学“香港中药检定中心”开幕典礼后表示,香港的中成药绝非“无王管”,因为中成药必须是“老字号”才可注册,并要通过西药成分及稳定性等测试。
林秉恩续称,现时虽然没有强制要求中药厂达到GMP要求,但相信已注册的制药厂已达到法例基本要求,署方稍后会逐一巡查全港500间中成药药厂,如发现需要改善的地方会作出劝喻,一旦发现违规或没有改善空间,则可能要求药厂结业。长远会为中成药设立GMP制度。
有报道指,出事的保济丸轻便装由广州一间厂房生产,事发后李众胜堂才知道负责的员工,将生产线判给不合格的厂房制造,推算是因为药缸生产西药后未完全把西药清洗,导致制造保济丸轻便装胶囊时,不慎掺杂西药成分。
李众胜堂发言人表示,由于事件仍在调查当中,不会就报道作出任何回应。林秉恩则称,药厂采购原料,要肯定原料是合乎规格,不能把责任推卸给职员。至于个别职员有否法律责任,他称要待进一步调查。
专门为中成药制造商提供化验检证服务的浸会大学中医药研究所行政总裁方宏勋表示,生产线同时制造西药及中药是业内最常犯的错误,这是GMP制度下不容许的做法。
中成药商会会长丁志辉也承认,药厂同时制造西药及中药甚为普遍,如果生产线制完西药后,没有清洗干净便制造中成药,便有机会交叉污染。他又称,中药材原为植物或动物,成分结构复杂,故药厂应为原材料进行检测,而“打粉”后也应再做检测。
对于港府计划为中成药设立GMP制度,方宏勋估计,现时70%至80%药厂将被淘汰。百成堂集团主席李应生则称,要投资成为GMP药厂,小型药厂单是安装双重门、无尘冷气等设备,涉款最少1000万元,若有多条生产线的大药厂投资更上亿元,连同试制药物、审批需时最少5年,而日后制药成本增加,料中成药价格会上升最少20%。不过,他称现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投资无门,例如想改装厂房却无人可以询问,冀港府能提供协助。
来源: 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