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常见病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位于第6位。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人数近1亿,每年用于此病的医疗费用至少200亿元,且每年都有增加趋势。
为什么绝经妇女和老年人多发?为什么患者多会身高降低?为什么要进行药物治疗?为什么手术后不能绝对卧床?
为什么绝经妇女和老年人多发?
骨量丢失为其主要原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特点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被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和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人。
骨质疏松是在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骨形成受到影响以及骨量丢失并最终发展而成的。骨质疏松症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绝经后或老年人性腺及激素等功能障碍,影响骨形成,加速骨量丢失,从而引起骨小梁的结构变化,但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多为药物(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等确切病因诱发所致。
为什么患者多会身高降低?
脊椎椎体压缩变形所致
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有多个方面。首先为疼痛,以腰酸背痛多见。疾病初期,病人由安静状态开始活动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腰背痛在日常活动中,如用手向上持物、绊倒、用力开窗等情况下诱发或加剧。疼痛常在久坐、久立等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时加剧。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其次为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骨质疏松后脊椎椎体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功能下降。有些患者认为上了年纪身高降低是正常的,其实不然。这可能就是骨质疏松症加重的信号。
再次为骨折。这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病人痛苦并加重经济负担,甚至缩短寿命。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的特点是轻微的外力即可导致骨折,而且部位比较固定,多见于脊柱,肩、腕关节和髋关节(桡骨远端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股骨颈/粗隆间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需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生化指标等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做出。
X线检查 临床上较易开展,但标准很难量化统一。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 即我们常说的骨密度测定。其方法简便,易于开展,能够综合评估患者全身骨密度状况,临床较为常用。精确的为定量CT(QCT)检查,能够对某一个骨骼具体部位的骨密度进行精确测定。
生化检查 包括血、尿的矿物质及某些生化指标的测定,对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及用药期间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能促进骨形成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的目的应在保证钙摄入量的前提下,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骨质疏松症病人均应适当补钙,但首先应保证膳食中钙的摄入量。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骨的矿化,活性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形成。雌激素为防止妇女绝经后骨丢失的首选药物,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在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定期进行妇科和乳腺检查。二磷酸盐类是骨吸收抑制剂,常用的有阿仑磷酸盐,主要用于绝经期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目前市场上钙剂很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首先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计算每日应摄入的钙量,再决定服用方法。
为什么手术后不能绝对卧床?
卧床并发症可增加病死率
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尤其是脊柱和髋部骨折,以往多让患者绝对卧床。这不但使病人痛苦,骨折愈合率低,而且卧床的并发症(如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可增加老年人的病死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手术治疗后,不但可以对骨折起到稳定作用,促进骨折愈合,而且可以使病人早期活动,促进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由卧床带来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以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为例,采用闭合复位及PFNA内固定术等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小,骨折复位好,患者不需要长时间卧床,且骨折及关节功能恢复佳,死亡率较以前大大降低。
- 2010.03.15
- 2010.03.10
- 2010.03.10
- 2010.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