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中医药频道 > 中医中药 > 中药常识 > 正文
李时珍始终坚持:用药对症方能药到病除
www.yongyao.net  2010-8-31 21:41:3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ting99
分享到: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李时珍20岁。新婚不久便害了一场重病。起病初只是感冒咳嗽,但由于调理不当,又自恃年轻且懂医药之理,一时大意,病情便日益加重。每晚高烧过后还盗汗不止。这种病,就是中医内科杂病范畴的“骨蒸”病。所谓骨蒸,即是形容阳虚潮热的热,自里透发而出,“骨”,表示深层;“蒸”,意为熏蒸。这种热症,每兼盗汗,是肺痨病的主症之一。

李时珍自幼跟父亲学了不少医学知识。虽遵父命在家读书,但由于热爱钻研医学,遇到父亲不在家而有人上门求医时,他也出来切脉诊断用药。有时自己得了病,也常自己开药煎服,治好了自己的病。所以这次病情虽然来势凶猛,好像与以往不同,但他还是自己开药方,用了紫胡、麦冬等清热化痰药物。然而一个月后,病情不但未见好转,而且还加重了。

当时行医郎中们都遵循一种不成文的规矩:自己亲人患病,自己不诊断。李言闻对儿子的病就持这种态度。他请了几位同行来给儿子治疗,他们看后都觉得很棘手。

面对这种情况,李言闻不得不破例给自己的儿子治病。通过深思熟虑,李言闻确定了治疗方案。他采用金元四大家李东垣的经验,用清肺热的良药黄芩单味煎煮。李时珍服药后,很快退了烧。接着服了几剂,加之有效的调理,咳嗽也就好了。这次患病,给李时珍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使他悟出一个重要的道理——用药要对症。

后来,在编修《本草纲目》时,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肯定了黄芩泻肺火、清湿热的功能。关于对症下药,他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如鼓之应桴”。其意思是说,对症用药,如鼓锤击鼓。鼓锤对准鼓皮,立即发出声响;用药对上症,很快就会见效。为此,李时珍感慨地写道:“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俗话说得好,久病成良医。这是指随着人们求医问药次数的增加,自然地会积累一些医药知识与经验。用药要对症,才会药到病除。在以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李时珍始终坚定不移地遵循着这一原则。

附: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被推选为“古代世界名人”。1953年苏联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在大礼堂走廊的墙壁上镶嵌着两位中国古代科学家,一位是5世纪(南北朝)的祖冲之,一位是16世纪(明朝)的李时珍。《莫斯科真理报》撰文:在莫斯科大学新校舍中有中国科学家的像,这证明苏联人民对伟大的中国人民——拥有杰出的古代文化的人民——的深深尊敬。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其余为矿物及其他药,总结了明代以前历代本草的经验,纠正了传统本草中的一些讹误,新增药物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8首,约8000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所用剂型俱全(膏、丹、丸、散),且大量方剂既具科学性,又有简便廉验的特点。该书对中医药及本草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书中对药物的分类,尤其是生物的分类是划时代的。书中不仅记载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还有化学、天文、历法、地质、气象、民俗、文学及社会等多方面的记录,因此成为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极其重要的卓越文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科学文化宝库的一份珍贵遗产,是一部蕴含丰富科学宝藏的“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