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素食20年反遭胆结石
www.yongyao.net  2010-9-15 14:51:21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今年的7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的消化内科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被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合并化脓性胆囊炎,由于体质虚弱,病情十分危重,经医务人员奋力抢救方脱险。

这位大娘素食已经20多年,常常是白菜、土豆,连油都吃得非常少。部队的医生介绍说,老年胆结石患者有将近一半是由单纯性素食引起的,很多老年人误以为素食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长期不吃一点动物性食物,结果顾此失彼,这位大娘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

胆囊的功能主要是储存胆汁,胆汁是一种消化液,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约占75%的胆汁由肝细胞生成,25%由胆管细胞生成。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许多微滴,利于脂肪的消化;胆盐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当人体进食后,胆汁直接由肝脏以及由胆囊大量排至十二指肠内,消化脂肪。而在非消化期间,不需要马上利用的胆汁便储存于胆囊内。

据研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能引起胆汁的大量分泌和排出,而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作用较小。那么现在我们就清楚了,由于胆汁是用来消化脂肪的,如果长期素食,食物中的油也很少,那么成人每天由肝脏和胆管细胞分泌的约800~1000ml胆汁就很少得到利用而储存在胆囊内。继续分泌的胆汁只能在胆囊内浓缩、积滞,当胆汁中的胆盐呈过饱和状态,便增加了形成胆结石的机会。

“胆结石”,不仅能造成胆道阻塞,更进一步刺激胆道系统可衍生变。据有关资料统计,女性为胆结石的易感人群,发病率为男性的2~4倍,胆结石的形成与不良的习惯关系密切,常见的原因有:喜静少动、身体肥胖、饮食过量、不吃早餐、长期素食等。

说长期素食有发生胆结石的危险,并不是说高脂肪、高蛋白是膳食结构就能够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据资料显示,长期食用高糖类、高油脂类、高胆固醇类食物,可使胆汁中的三种脂类(胆固醇、卵磷脂以及胆汁酸)成分分配不均,而易析出结石结晶;而长期摄取过多的胆固醇类食物,则容易产生“胆固醇性结石”。

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知识指导的单纯性素食和“三高”饮食都是导致胆结石的成因,只有平衡膳食乃养生之法、健康之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