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从12日开始,降低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降价的药品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等十七大类药品。调整后的价格比先前规定价格平均降低19%。
自1996年整顿药品价格秩序以来,药品市场先后历经了大大小小20多次调价,降价次数不少,幅度也不低,但出人预料的是每降一次价,药品却是不降反升。此次发改委调价的力度大,下降的药品也不少,但是否能真正的降,是否又是如出一辙?
药品下降,对于饱受看病贵的公众来说举双手赞成,但厂商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难免会变换手法,将他们让出的利,通过其它途径谋回来,从以往看:有的药品还是原来的药品,换个精美的包装,冠上新药或者特效药,价格不降反升;有的药品在数量上做文章,采取减少添加剂,减少的颗数的方式;还有的干脆对一些不赚钱的药停止生产。药品改头换面涨价,或者“降价死”,反而增加了公众的负担。
药品下调从理论上来说竞争优势增强,薄利多销也有利可图,可是一些商家为何总是玩捉迷藏呢?个中原因不在药品而在药品之外,药品从出厂到销售要经过层层关卡,药品价格降,相应的销售成本也要低,一些为药品“服务”的下游部门和人得利就要少,因而销者没兴趣,导致产者也没法畅销。正如安徽医科大学药陈飞虎教授所说:“药品价格越低,越是卖不出去,这是因为老百姓对于药品的消费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由于有回扣、利润诱惑,医生自然开那些利润高的药品,价格低、利润小的药品也就很少能为百姓使用。”
不少药品看似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但此种招标不仅不便宜,反而越招越贵,据媒体报道:药店里零售价仅7元钱的血塞通,经过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竟飙升到19.17元;更离谱的是,一片胃必治的中标价,竟然是市场价的14倍……,其问题出在:医疗单位既是买方市场的支配主体,又是卖方市场的支配主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招标只能是流于形式。
尤其是目前医药实行的是多头管理,“发改委负责药价的调控,卫生部分管医院,药监局分管药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因而对药价虚高的监管,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此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管理体制导致谁也管不了,谁也管不住,药品越调价越涨的怪圈始终难以了结。
药品价格真正要下降,不在于下降次数,也不在于下降幅度,而在于真降。关键还得从体制机制上入手,变产、供、销多头管理为集中管理,既要管住药品,又要管住药品之外的无形之手,刹住销售环节的不良风气,此种调价才能实实在在,让老百姓真正的得实惠。
- 2010.11.25
- 2010.11.26
- 2010.11.25
- 201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