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县医院药品配送成难啃骨头 第三方物流将迎良机
www.yongyao.net  2011-3-31 21:58:12  来源:医药经济报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以县级医院为突破口的公立医院改革,再次牵动业界神经,但县医院的药品配送,网点散、货值低、配送边际成本高、公益要求高,又注定了这并非一场所有人的盛宴。

难啃的基层

国家鼓励、发展、重点培育县医院,对于众多大型批发流通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打破长期无缘公立医院大门的契机,但能否抓住机遇还要看自身的能力。

基层市场“面大、点散、货少、费高”的特点直接影响配送企业的网络设点布局和成本控制。

通过近几年对药店、诊所、第三终端的药品配送,不少医药流通企业的配送能力已经深入到县域,对县城及重点乡镇已经具备覆盖能力。但是,由于部分省份原有的物流网络设计不合理,大型物流中心扎堆省会城市,再造流通网络已成燃眉之急。

以四川为例,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东西跨度1075公里,相当于北京至上海的距离,南北900公里,幅员辽阔,交通不便。尽管拥有卫生院4875家,诊所14,023家,数量均为全国之首,但配送功能却未能有效跟上。从该省的主要医药物流中心分布来看,5大企业的物流中心均集中在成都,缺少统一规划,重复建设严重,集散功能、配送功能薄弱。

而西安杨森、中美史克等企业近几年进军县级医院市场,也由于渠道过长、营销队伍成本过高等原因均以失败告终。

“四川的问题就如同现在的三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矛盾,优势地区资源堆积,薄弱地区依然薄弱。”湖北新龙药业集团总经理助理汪应军表示,解决的办法应该是一主多点,即以省城,或者配送半径最优的地方设主要中心,在偏远的外围设分点、分库。分点、分库可以自建,也可联合当地的中小配送企业,形成配送对接。

未来的药品配送将会纵深化,主要由省、地、县级逐渐建立广覆盖的纵深配送网络体系,经营将以省级公司为主,因此,整合现有各地散乱的中小医药公司物流资源,完善地县级网络已是大势所趋。国药、九州通、海王银河等企业纷纷在地级城市兴建物流中心、整合当地的中小资源便是最好的诠释。

围城内外分羹

由于基层医院的药品分拣、拆零比例相对较大,因此要管控好高企的配送成本,自然要务实做好开源节流的基础工作。物流网络完善后,配送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基本解决节流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开源,即如何更好地开发沿线的新客户、新服务。

对于基层医院配送,汪应军透露,企业今年的做法主要是采取“一点多元”的方式,以县级医院为突破口,大力开发二级医院市场,尝试药房托管;同时加大对大力开发沿线的各类配送客户,包括药店、门诊等,扩大品种经营种类。

“医药流通企业的品种优势在普药,县级医院作为重点的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是解决老百姓的常见病、多发病问题,因此在产品类型上容易匹配,能够较快地切入县级医院的用药需求。”汪应军的此番考虑,正好解释了为什么众多流通企业目前对基层市场趋之若鹜。

对于县级医院市场,山东新华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终端推广经理马鑫良则认为,流通企业应把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专科类产品的输入,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类药品将会有较大的市场;二是争取医疗器械的销售权限,目前有些县级医院连血透都做不了,下一步政府可能加大医疗器械方面的投入,流通企业抓住商机或许有所收获。

此外,记者留意到,目前广东正在制定的物流“十二五”规划,也有意将医药流通融入到正在规划的物联网当中,充分发挥社会物流的作用。“目前基层医院市场的配送渠道过长,诸如邮政等第三方物流或将迎来一个良好机遇。”广东省南方物联网信息中心主任马仁洪说。

由于供应链扁平化的趋势,医药流通企业逐渐被定位为配送职能,医药流通企业将逐渐从单纯“卖药”走向“送药与卖药”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即一方面在招标的医院环节充当生产厂家的仓储和配送助手,帮助生产厂家送货,另一方面对不需要招标的客户,如药店、私人医院、门诊、商业公司等仍然以销售方式为主。在此基础上,发挥医药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如新龙药业,除了传统的药品配送,该企业还开发非药客户的其他商品配送,如超市、小卖部、农资供销、生资产品、快递等,以期降低单位配送成本。

事实上,对于第三方物流,九州通、广州医药等大型物流企业早已开始分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医药外的社会物流涉足医药流通,医药物流企业涉足社会物流将成趋势,而且愈演愈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