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北京血液库存不到标准四成 解决血荒需长效机制
www.yongyao.net  2011-8-23 16:58:15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ting99
分享到:

今天上午,北京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国家广电总局,在一间会议室改成的临时“采血小屋”里,国家广电总局的工作人员伸出胳膊,奉献爱心。

今年入夏以来,街头献血人数大幅减少。目前血液库存略高于4000单位,不到标准库存的四成,临床用血相对紧张。从今天到9月10日,已经有100多家单位预约团体无偿献血,预计将有3866人献血。

近年来,全市的门诊量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门诊量同比增加了11%,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手术人次数同比增加9.17%。而本市临床用血也以10%到15%的速度大幅增长。用血量增加的同时,献血人数却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加。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本市献血人数下降3.64%,献血量下降5.16%。每年冬季和夏季,受学生放假、外地人员返家、天气等因素影响,献血量都会出现明显下降,一般会下降10%。

据介绍,目前本市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捐献,其中92%来自街头献血,团体自愿无偿献血占7%,个人预约自愿无偿献血仅占1%。 

街头无偿献血需要“靠天吃饭”,每年严寒和盛夏,街头人流量减少,献血的人也随之减少。

团体无偿献血相对固定,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今年团体无偿献血已经比去年增长80%,但仍只占7%。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表示,下一步要通过宣传,加大团体志愿无偿献血比例。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团体无偿献血没有相应的鼓励机制,可以在政策上进行相应的引导。“以前团体无偿献血还有指标,现在全国只有上海还有指标,其他省份都取消了指标。”

据了解,目前本市已经有10万人登记为应急献血者,但是应急献血队伍每年献血率不足5%,在未来两年,这一献血率力争达到15%。今年6月,血液中心招募了1000多名献血“预备役”,在七八月份出现采血紧张时进行了联系,有20%的“预备役”人员答应献血,而“预备役”的规模在5000到6000人是比例理想的数字。血液部门还给5万名多次献血者发送了呼吁献血的短信,响应号召献血的大约有500人。

互助献血也是《献血法》提倡的一种献血方式。今年6月至8月,家庭互助献血共3900单位,是去年的25倍。 “在街头献血是给素不相识的人奉献爱心,家庭互助献血则给了亲朋好友,这也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市血液中心今年已经规范了互助献血,今后也将建立互助献血长效机制。

另据介绍,今年市卫生部门还将在全市增加6个街头采血小屋。为了延长血液的“保质期”,本市正在考虑将旺季时无偿捐献的血液在零下80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下冷冻储存,将血液的保存期从35天延长到10年,这样可以做到旺季放开采血、充实血库,应对献血淡季带来的全市用血紧张。此外,本市还通过首都献血服务网等多种渠道为献血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现在这些举措主要是集中在“开源”方面。卫生部门还将采取节流措施,加强医院合理用血、科学用血。将临床用血纳入医院等级评审、质量评价和专项考评工作。本市还将与周边省市建立长效省际联动调血机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