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技术有望根据风险高低、操作难易程度,以及临床使用等情况,实行分级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发布的《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传递出上述信息。
根据《办法》,中医诊疗技术将分为三级。其中,第一级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操作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技术;第二级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操作较复杂,有一定技术难度,或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的中医医疗技术;第三级则包括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操作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中医医疗技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制定、调整中医医疗技术分级目录,并负责第三级中医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临床应用审定。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第二级中医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临床应用审定。第一级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疗机构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
《办法》要求,应用中医医疗技术的医疗机构须建立中医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和保障中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安全的规章制度,建立中医医疗技术档案,对中医医疗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上报等。
此外,《针刺疗法等5个中医医疗技术分类目录》同期征求意见。
相关新闻
- 2010.12.31
- 2010.12.31
- 2011.01.04
- 2011.01.04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