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骨科导航手术指示棒直直地“刺破”屏幕,让与会者倒吸一口凉气。11月12日,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9场)——数字外科高层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200余名专家学者戴上3D眼镜进行学术交流。与会的医学界、工程学界代表指出,作为“朝阳医学”的数字医学发展前景十分诱人,而且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尚缺乏技术应用标准和管理规范;医科和工科两支队伍“各唱各的调”,亟待建立标准、整合队伍。
据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介绍,数字医学由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联姻”产生,近年来,国内相继开展了中国数字人、外科手术辅助决策系统、临床诊断辅助决策系统、临床药学系统等研究及应用。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数字医学面临两大挑战。首先,计算机辅助导航、机器人手术以及快速成型技术等,已在国内不少医院开展多年(其中开展计算机导航骨科手术的三甲医院已超过100家)。但是相关的权威基础研究不多,缺乏规范化操作标准,对于数字化操作更没有系统的评价指标。医生和监管者均“两手空空”,这些都限制了数字技术在临床的科学合理应用。其次,在临床中发现问题的医生缺乏解决问题的相关计算机知识,而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工科人员又很难掌握和满足医学的实际需求。在现行体制机制下,医科与工科分属“两个山头”,难以形成合力,数字医学设施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很难打破。鉴于此,专家建议,在国家层面对数字医学研究给予支持,有效整合医科与工科两支队伍协同攻关,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尽快组织专家开展研究,为数字医学立下“规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此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第四军医大学承办。
相关新闻
- 2011.02.28
- 2011.03.31
- 2010.12.05
- 2011.07.10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