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哈尔滨医大血案引关注 应借鉴国外处理医患方法
www.yongyao.net  2012-3-31 13:28:16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最近,发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起血案引起社会强烈关注,28岁的实习医生王浩死在一名18岁患者的水果刀下。卫生部部长陈竺罕见地强硬表态,要求严惩凶手、严厉打击残害医务人员的罪行。

而哈尔滨医大的血案并非只是个例。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在今年年内,就有72%的医院发生过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等事件;77%的医院出现过患者拒绝出院且不交住院费用的事件。

无疑医患关系紧张是残酷的现实。那么放眼全球,各国在理顺医患关系方面,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呢?

韩国:医患冲突现象同样存在 主要出现在牙科、整容医院

据韩国KBS记者南黎明介绍,在韩国,医患冲突的现象同样存在。

南黎明:几个月前京畿道一家牙科医院的院长被患者杀害的事件曾经在韩国反响很大,据调查患者因牙齿来医院治疗,但是经过几次治疗之后依然没有见效,于是就向院方要求赔偿损失,患者屡次要求屡次被拒绝。据调查在韩国这种事情最多的医院就是牙科,还有泌尿科、整容外科等科目,这些科目都是花费比较高的一些科目。

南黎明说,韩国法律规定,病患在医院闹事将被判入狱服刑。然而惩罚的虽然是闹事的患者,但民众也认为,医生并非无可指责。

南黎明:按照韩国的医疗法凡是在医院里无理取闹施暴的情况,依法加以5年以下的监狱服刑和2千万韩元的罚金,网民们表示医生不应该高于患者之上。事实上医生是韩国社会的上流阶层,不仅赚钱多而且还受到尊敬。对于患者来说,医生不是朋友而是要仰望的神,这种情况下一些患者对医生的强烈的反感和不信赖就比较深刻。

加拿大:医患冲突现象非常少 家庭医师起“缓冲阀”作用

在加拿大,据报道,医生和病患的摩擦非常少,因为家庭医师可以在病患与专科医生之间起到“缓冲阀”的作用。

陈仪芬:家庭医师第一他平常跟你建立比较长期的医疗跟信任的这个关系,但是如果仍然有问题的话你还是可以咨询其他医生,不太会发生完全没有办法达到意见一致这个状况。有了家庭医生之后这个建议如果是比较严重病患,或者是需要开到手术这必须要转诊到其他的专科医院,同样也会有多方的医生来做同时的咨询。如果是你个别跟医生之间的关系,其实最简单的方法第一你可以通过投诉到他们医生协会,即使医生协会的评估跟最后的判决可能不如你满意的话,你还是可以走法律诉讼。

陈仪芬说加拿大由于实行医药分家,看病都由医保支付,医疗纠纷也因此而少之又少。

陈仪芬:特别强调的是加拿大医药的制度,第一是医跟药是分家的,所以医生他只开处方药,他基本上医生跟医院是不卖药。很关键的是加拿大因为是全民健保,基本上所有人看病是不用花钱的。如果你有特殊的状况,比如你需要买药,药的部分可能就要额外付费,就是相关病患他可能在心理上面或者经济上面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状况,就不会太多的医疗纠纷。

德国:医生公信力普遍较强 当地很少发生医患冲突情况

在德国,医生的公信力在民众心目中普遍较强。文木告诉记者,她几乎没有听说过当地发生过医患冲突的情况。

文木:好处就在这两点,每个人都有医疗保险,你去看病比如说门诊费或者是医生开的药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相对来说都是医疗保险支付的,不会存在以药养医的一个情况,人们还是比较相信医生的医术和医德的。

此外,在文木看来,德国遍布各地的诊所让当地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患者与某个医生意见不一致时也不必过于纠结。

文木:在德国如果人们一旦生病不会想到先去医院,首先他会去医疗诊所,比如说牙疼会去牙医的诊所,或者是病人会直接去骨科的诊所,或者是眼科医生诊所那里,这样的话医生多的话病人的选择其实也就相对比较多了。那如果要是患者跟医生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患者其实他完全有自由再去看另外一个大夫。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医患关系比较融洽,各大医院都为患者特别设立了人文关怀而的部门,设专人接待患者的投诉、聆听患者的苦恼。

其实现在最根本的是要恢复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任,这不仅需要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也需要医患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予信赖和配合,这样才能塑造融洽的医患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