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人在最早发现时,往往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最初的怀疑诊断,到逐步相信诊断,心情烦躁、情绪低落,但是几乎所有的病人最终都会挺起胸膛,积极争取手术治疗。然而有时医生反而不愿意尽早手术,建议在手术前先做化疗,让很多病人感到疑惑、焦急甚至抵制。于是,一些病人一边承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一边承受内心的煎熬,期盼尽早手术。其实,如果你了解这种治疗方法的目的与意义,可能就不会承受这种双重煎熬,而会坦然面对,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用一:争取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术前化疗叫做新辅助化疗,也叫初始化疗或诱导化疗。这种方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目的是为了让一些不能手术的病人经过化疗,使得乳腺肿瘤缩小,重新争取到根治性手术的机会。目前这一目的仍然是新辅助化疗最主要的目的,并且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最规范的治疗手段。
作用二:争取保乳手术的机会
有些病人初次诊断时乳腺肿块已经很大,即便能根治性切除,也失去了保乳手术的机会;或者即使勉强行保乳手术,术后乳房的外形也会严重畸形。这些病人如果术前先做新辅助化疗,使得肿瘤显著缩小甚至消失,就争取到了保乳机会。因此,目前该方法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争取保乳手术的成功率。
当然,还有一些乳腺癌恶性度特别高,很快就出现转移,甚至部分病人在术后恢复期就发现已经转移。这种病人手术效果差,化疗的全身控制是首选,而目前的新辅助化疗使这些患者成为获益人群。通过化疗先全身控制肿瘤,避免血行转移,再争取切除乳腺局部肿瘤,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用三:指导术后化疗
新辅助化疗还有一个附带作用,就是直观判断化疗疗效,指导术后化疗。手术前的病人化疗,由于肿瘤没有被切除,可以通过测量肿瘤大小直观判断化疗方案对病人的疗效。手术后的化疗,由于没有肿瘤直观判断疗效,化疗药物和方案的选择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直观疗效恰恰可以指导手术后化疗的选择。
由于以上目的,我们对新辅助化疗有一些要求。首先要严格掌握适用人群,这需要专科医生根据病人的疾病分期、生物特性、身体状态等多因素综合考虑,慎重选择。其次,要尽可能选择有效率高的化疗方案,甚至联合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最后,一旦开始新辅助化疗,就要戒急戒躁,因为化疗的疗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一般新辅助化疗的周期为4~6个,甚至可以到8个周期。当然,如果治疗中发现没有疗效,就需要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乳腺癌强调综合治疗,需要团队服务,这中间需要乳腺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的协作,需要医生、病人及家属的通力合作。通过综合治疗,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已经明显高于多数其他肿瘤。
- 2010.12.31
- 2012.03.20
- 2012.03.21
- 20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