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多点执业叫好不叫座
“走穴”风依旧
作为医改的一大亮点,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已开展两年。然而,这种被视为医生高兴、百姓欢迎的政策,却没能如想象中发展顺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对此,记者进行一番调查了解。
“走穴”处灰色地带 断而未绝
2009年年初,全国“两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把医师多点执业的话题引入公众视野。据了解,“多点执业”,就是医师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医疗机构从事诊疗活动。
记者从人民网上获悉,“我国,医生‘走穴’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事实上又大量存在。”江苏省于2010年开始正式执行医生多点执业的操作,医生兼职合法化。
其实,医生“走穴”是指医生到注册机构外的地点进行门诊、手术等医疗行为,并获得个人利益。此次国家多点执业的出台就是希望将大医院的优质资源引到基层和社区去,另外,也可以规范“走穴”医生的医疗行为。
江苏试行多点执业 叫好不叫座
在台湾,医生多点执业已经让医生的流动正常化了。记者采访了从台湾来南京执业的张立言教授,他介绍说:“在台湾,一个求美者想要整形,但是他那里距离我们医院比较远,那我们医院就会请一位专家前去看诊,或者就近选择一家整形医院手术,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他说,台湾的医生还是相对自由职业的,技术好的医生可以到多家医院为病人看诊,并不一定局限在一家医院,这样做,患者可以享受到优秀的医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医生的收入。
此次,张立言教授来南京登记多点执业时,他告诉记者,他为了登记成功,足足准备了两个星期。随后,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虽然有不少医生会咨询这个问题,而且符合条件的也不在少数,但真正登记注册的却寥寥无几。
多点执业制度仍需完善
“其实,民营医院很欢迎公立医院的医生来民营医院执业,但公立医院对于本院医生能否多点执业还是具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的,公立医院也会考虑到医生因为频繁到处执业,而影响本职工作。因此,目前江苏选择多点执业的医生不多也是有原因的。”南京凤凰岛整形机构仝润泽院长如是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哪家医院都希望吸引医生来多点执业,可哪家医院都不愿自己的医生出去多点执业,这必然成为矛盾。医疗质量谁来保证?医疗责任谁来承担?这些都是关键问题,需要作出明确规定。”
- 2012.05.10
- 2012.03.21
- 2011.02.21
- 201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