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药放凳子上,4岁男童误服
南京市中医院一周连遇两起孩子误服药物事件
暑期到来,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学校都已放假。而家长们大多还要朝九晚五的上班,大部分白天时间孩子们都处于独自在家或仅有老人在照看。而大多数孩子年纪尚小,对危险的识别意识不强,很容易有意外发生。近一周以来,南京市中医院急诊科就接连遇到两例孩子误服药物而送来抢救。家长应学会观察孩子的一些异常症状。误服药物或毒物后,家长一定要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做,就要立即催吐、解毒。
4岁小儿误服老鼠药
4岁的方方老家在安徽,父母长期在南京城南某工地打工,年幼的方方则一直都与奶奶住在老家。刚上了一年幼儿园的他,刚放了暑假,方方的奶奶就把小孙子带到南京。由于是出租房,条件有限,时常会有老鼠出现。于是方方的奶奶买了些老鼠药回来,刚好有事走开了一会,放在凳子上的老鼠药被方方看到,误以为是好吃的,拿起来就吃。
幸好方方的奶奶及时看到,吓坏的她赶紧喊人将小孙子就近送至了南京市中医院的急诊科。途中方方出现了呕吐,口吐白沫的症状,经过及时催吐,洗胃及对症输液药物处理后,方方的症状很快得到缓解,经观察后无后遗症出院。
少女与家人赌气服下一把抗病毒药
时隔没几天,急诊又遇到一名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就诊的14岁女孩小芸。小芸直喊自己心慌,头晕。而一旁的母亲拿出一个药物告知医生,由于小芸放假了天天在家看电视上网,说也不听。于是小芸的母亲责骂了她,小芸一赌气就抓起桌上的药吃了十多颗。结果没多久就出现了心慌,头晕的症状,小芸害怕起来告知了母亲。小芸母亲赶紧将小芸送到医院。儿科医生立即予以洗胃,针对服用药物予以静脉输液解毒。
而检查发现,小芸的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快,心电图出现心律不齐,验血发现小芸出现了肝功能的异常。于是又予能量支持,促进药物代谢,保肝治疗。儿科唐为红主任称,如果是健康的人误服药物后很容易出现一过性的肝功能异常及肾脏损害,如果服药量过大有可能造成永久的肝肾损害。
家长要注意孩子一些异常症状
唐为红主任称,在急诊中每月都接诊一些误服药物的患儿,特别是在寒暑假。这些孩子造成药物急性中毒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年幼无知,对一些物质不能辨别,而致误食;或家长疏忽粗心,把毒物当成普通食物;或是因为这些药物保管不当被小儿误食等。
家长应学会观察孩子的一些异常症状,如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面青紫、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多汗;狂躁、昏迷和惊厥等,或是家庭、幼托机构多人同时发病,应引起高度重视。患儿口中有蒜臭味,极有可能是有机磷、无机磷、砷中毒;若为苦杏仁味则可能是氰化物中毒;患儿瞳孔缩小常见原因为有机磷农药中毒;误服安眠药会出现呼吸减慢,误服氨、颠茄类、咖啡因等则呼吸急促;皮肤紫绀多见于亚硝酸盐中毒。
为孩子催吐要及早进行
误服药物或毒物后,家长一定要及时进行急救处理,挽救患儿生命,应先辨明误服的是什么。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做好处理:要立即催吐、解毒。催吐可尽量排出胃内毒物,减少吸收。对两岁以下婴儿,可一手抱着,另一手深入其口内刺激咽部使其呕吐。对两岁以上小孩,令其饮清水一杯,再刺激咽部使其呕吐。催吐必须及早进行。对已昏迷者或误服汽油、煤油者则不能催吐,以防窒息。
专家提醒:如果不清楚误服何物,要将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小孩的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检查。及时拨打正规医院急救电话,告知中毒原因,使医院能及时准备急救解毒药物,让患儿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合理治疗。家中常备药品应放置在小孩无法拿到的地方,瓶装药品标签鲜明,不要随便改变瓶装,药物不与食物放在一起。放置灭鼠药等危险药物时应很小心,家有儿童,要作关照,告诉他有毒不能吃,说明危害。同时应加强对孩子的监护。
- 2011.05.03
- 2010.12.27
- 2010.08.14
- 201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