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着“调料店”的招牌,做着过期、假冒药品的买卖;没有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月仍接待患者数十人;只在民营机构参加过短期培训,就自立门面无证行医……10月22日,乌鲁木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携手天山区公安分局、南湾街社区等部门,对天山区南湾街南四巷4家存在非法行医、销售过期不合格药品违规行为的黑诊所进行查处,对黑诊所内的器械、药品进行了收缴。
挂着羊头卖狗肉
走进一家牙科黑诊所,执法人员发现,该诊所与旁边一家招牌为“调料店”的房间相通,有一道侧门可以出入,为同一个店主经营。这家名为“调料店”的店面约有10平方米,里面经营的却是冒充药品的保健品、维药等,品种多而杂。
新疆都市报记者在货架上看到,一个包装盒上标有“儿童补血”,并标有“新天卫食字”字样。包装盒的印刷字样上,还介绍了这些产品的药物功效。疗效日期为2008年,已过了3年的保质期。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类产品只能算是一般的保健品,外包装上仿照药品包装标签进行标注,并标有药物“成分”、“功能主治”等,属于非药品冒充药品。此外,该店无证经营保健食品,这也是违规的。
据了解,保健食品并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假如在上面标注上药物功效很容易误导消费者,患者购买了非药品来治病,如果错过了治疗最佳时机,会给自身安全带来很大危害。另外,这种违规产品的生产渠道,卫生条件都无法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人生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牙科医生”无资质
“此次查处的4家牙科诊所都属于无证经营,诊所的负责人都曾经在一家民办的‘口腔修复工艺职业培训’私立学校进行过为期7个月的短期培训,有毕业证,但都没有拿到医师应具有的‘行医执照’,也没有办理相关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现场,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还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4家小诊所都没有独立的清洗间、无菌间和消毒间,消毒质量不符合要求。
在一家名为“镶牙,牙齿矫正服务中心”的黑诊所里,记者看到,面积约10平方米的房间内摆着两把牙椅、一台牙片机以及沙发和一节柜台。记者从诊所的患者登记本上看到,这里的生意相当不错,仅2月份,问诊人数就达58例。9月份的生意比较淡,但也有20多名患者前来就诊,最高的收费1000元,最低的10元。
一家名为“白钻石时代口腔牙科”的黑诊所开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隔壁,去年执法人员就对该诊所进行了查处。今年诊所换了一位负责人,结果“死灰复燃”,重新开张了。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打击非法行医中并不少见。
“牙科诊所与一般诊所不同,操作时直接接触黏膜,如果患者有艾滋病或者乙肝等能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很有可能交叉感染。非法行医人员都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就医时的健康、生命安全很难得到专业的保证。”执法人员说。
希望市民积极举报
“有需求才有市场,这是这些黑诊所屡禁不绝的最主要的原因。”天山区卫生监督所所长李铁军介绍,这些非法行医、无证经营的黑诊所,大多藏匿于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或者城乡接合部。这些地方的人口收入水平总体比较低,黑诊所的就医价格比较低廉,加上人们习惯在熟面孔处看病的心理,给黑诊所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增加了禁止非法行医的难度。
除此之外,部分黑诊所不挂招牌,靠居民之间的口口相传经营,少数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非法行医屡禁不绝的原因之一。李铁军说,为了净化行医秩序,还患者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卫生监督部门在规范有证诊所经营的同时,对非法行医的整治一直没有停过,除了日常检查外,每年都会开展不少于5次的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活动,去年就打击、查处黑诊所70余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法行医依法处罚20元,最高罚金是50元,因非法行医被行政处罚两次后仍然继续非法行医行为的,将构成非法行医罪,移交给公安机关处理。”李铁军表示,“尽管多次打击,但部分非法行医者仍有恃无恐。收缴器械、药品、20元到50元的罚款对于他们来说,无法伤及根本。很多黑诊所为了逃避责任、逃脱处罚,将空药品盒摆放在店内,让执法人员扑一个空,或者换个店主换个地方接着干。”
李铁军告诉记者,要想彻底取缔黑诊所,除了加强执法力度外,还需要市民的积极配合、举报。
- 2011.01.02
- 2012.03.17
- 2012.04.27
- 201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