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同一种成品药胶囊与不同的药品包装材料组合,制成治疗不同疾病的假药,通过虚假宣传诱人上钩,用邮寄方式向他人销售。近日,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杨华连和任作亮提起公诉。
2009年,杨华连在北京帮人通过快递往外地卖假药。2010年底,在了解制售假药的基本流程后,杨华连决定自己单干。他以每1000瓶药3300元的价格,从外地购入一批没有任何名称和标签的成品药胶囊,又以每套1至3元的价格购入一批包含说明书、标签的包装材料。之后,杨华连将同一种成品药胶囊放入不同的药品包装中,就这样,没有任何名称的成品药胶囊摇身一变就成为治疗糖尿病、牛皮癣等不同疾病的药品。杨华连还通过互联网发布药品广告,以此招徕顾客,并通过邮寄方式出售假药。
2011年3月,杨华连觉得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招聘任作亮来帮忙。任作亮主要负责将胶囊、药瓶、说明书等组合在一起,制造成品药,再将这些药邮寄到购买者手中。为了拓宽销路,杨华连冒充专家在网上进行虚假宣传,并私刻了十几个医疗单位的公章及财务章来伪造相关医疗单位的收费单据。
截至2012年11月案发,杨华连和任作亮销售假药金额高达100余万元,相关部门在其租住的房屋内发现假药1万余瓶。
相关新闻
- 2011.01.04
- 2011.01.04
- 2011.04.22
- 2012.04.23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