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药企动态 > 正文
15药企“围猎”民营医院 资本逐利8万亿市场
www.yongyao.net  2013-11-8 16:06:49  来源:21世纪网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康美药业11月4日公告,公司与吉林省梅河口市政府签订了框架意向书,将购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市友谊医院、市中医院等三家公立医院。

据21世纪网不完全统计,除了康美药业,A股市场还有15家公司涉足医院投资,分别是马应龙、三精制药、益佰制药等。另外,还有不少药企正打算进入医院,西南合成4月公告称,控股股东转让其持有的西南合成不超过7000万股用于拓展医疗服务产业、医院资产战略收购。

其实,各路资本角逐民营医院甚至公立医院由来已久,之所以上市药企表现如此积极,有分析认为是因为在国内药品销售市场上,医院占据了80%的份额, 对制药企业而言,医院这一渠道显然关系着其命脉。而药企现在面临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药品价格涨不上去的双重压力,急于寻找新的利润来源。

而日前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2020年左右力促健康服务业达到8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以2013年2万亿元为基数,相当于未来6年内健康服务业增长3倍,年均增长26%。更是让上市药企看到一片蓝海。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医药行业中心高级合伙人史立臣认为,药企进军医药是对其经营药品盈利能力下降的补充,避免单一产业经营风险,同时也是资本逐利 的表现。但史立臣指出,在药企完成投资收购之后,对医院管理“零经验”的医药企业如何平衡医院运营收支并维持上下游价值链的整合,包括如何经营医院、医生长期投资的资金链考量等问题,仍待考验。

10余家药企投资医院

康美药业11月4日公告,公司与吉林省梅河口市政府签订了框架意向书,将购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市友谊医院、市中医院等三家公立医院。

资料显示,康美药业此次收购的专科医院颇具实力,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是吉林省目前最大的妇幼保健医院,梅河口市中医院是吉林省中医心血管重点专科医院。在当地具有较高口碑。

华创证券研究员于洋认为,康美药业在上游切入人参等资源型药材种植,中游拓展中药材贸易、中药饮片生产,下游开发以新开河红参为代表的药材滋补品、健康食品,并且拥有与产业链配套的物流、仓储资源。此次深度介入医疗服务领域,表明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明显提速。

这样布局医院的上市药企康美药业并非第一家。

早在2003年,金陵药业以7012.60万元从宿迁卫生局手中收购了宿迁市人民医院70%股权,2012年又从鼓楼医院手中以1.23亿元收购了 仪征医院68.33%股权。另外,还有双鹭药业控股的新乡市中心医院、开元投资旗下的西安高新医院、益佰制药控股的灌南县人民医院、诚志股份控股的丹东市 第一医院、独一味收购四川资阳健顺王体检医院等。

据21世纪网不完全统计,A股市场有15家药企涉足医院投资,分别是马应龙、康美药业、三精制药、益佰制药、贵州百灵、复星医药、福瑞股份、双鹭药业、华润三九、诚志股份、金陵药业、开元投资、独一味、广药集团、武汉健民。

同时,还有不少药企也有进入的打算。例如,今年4月初,西南合成便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拟转让其持有的西南合成不超过7000万股,所得资金用于拓展医疗服务产业、医院资产战略收购。

拼抢8万亿民营医院市场

为何药企如此青睐医院?

首先是上市药企纷纷觊觎医院这块大蛋糕。国务院日前公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2020年左右力促健康服务业达到8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以2013年2万亿元为基数,相当于未来6年内健康服务业增长3倍,年均增长26%。

国家卫计委资料显示,民营医院增势迅猛。今年前8个月,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46.4亿人次,同比增幅仅7.8%;其中民营医院接诊1.7亿人 次,同比劲增15.8%。而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医院、村卫生室的细分分类中,民营医院接诊人次增长同样高居榜首。

数据显示,民营医院接诊率不足4%,但却以两倍于公立医院的增速快速增加,并且由于民营医院的就诊费用普遍高于公立医院,故民营医院4%的接诊率极有可能产生了10%以上的收入规模,这对于任何资本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在国内药品销售市场上,医院占据了80%的份额,对制药企业而言,医院这一渠道是其命门所在。而药企现在面临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药品价格涨 不上去的双重压力,急于寻找新的利润来源。上市药企相继投资医院的另一因素在于医院每年30%左右的利润率,这对经营药品的盈利能力下降上市药企而言,无 疑颇具诱惑力。

在这个产业链上,医疗机构客观上占据了买方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药企。中科院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各类药品规模超过9200亿元,但来自零售终端的药品规模不过1700亿元。

此外,由于医院给药企的回款周期为半年或者一年,大多数制药企业均存在医院回款慢现金流不充裕的问题,药企进军医院也可以有效控制资金流。另外,国 家医疗市场呈现逐步放开的趋势,现在正是获取优质医疗资源的时候,所以,很多药企都在谋划进军医疗市场。史立臣认为,这也是资本逐利的一个本能表现。

一些进军民营医院的药企,目前已经获得了高利润回报。马应龙2012年中报显示,医院诊疗业务已发展成为马应龙第三大业务,毛利率接近40%,远高 于马应龙医药流通业务10%的毛利率水平。长江证券则表示,马应龙控制的6家肛肠连锁医院正式进入加速扩张期,北京、西安两地的医院还长期满负荷运转,丝毫不亚于部分公立三甲医院。

民营医院绊脚石:优质医生短缺

不过,并不是所有进军民营医院的上市药企都像马应龙这样顺利,处于盈利状态。

以金陵药业为例,该公司自2003年即率先进入了医院领域,医疗服务业务已经成为了金陵药业第二大业务,但其毛利率近三年来呈递减态势,今年上半年 则降至17.26%,低于医药行业整体毛利率。控股丹东人民医院的诚志股份上半年医疗服务毛利率也仅有10%,几乎接近处于微利局面的医药商业。

而三精制药、武汉健民、双鹭药业、益佰制药等药企,其医疗服务甚至未在报表中予以体现,远远未能形成这些药企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个别药企旗下的医院还常年亏损,客观上形成了这些药企的劣质资产。

上述业绩表明,药企投资民营医院的发展道路依然面临诸多现实考量。

史立臣认为资金问题是掣肘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分析表明,全新投资一个医院有漫长的投资周期,首期的运营成本非常高,盈亏持平基本要十年以上。

民营医院同时还面临着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范扶民表示,公立医院定位是非营利性医院,国家财政拨款,不用上税,但是民营医 院定位为营利性,税款占到营业额的30%,是利润的50%以上,税收压力太大。国家食药总局一般每隔四年会调整国家基药目录,而各个省区亦会根据国家基药 目录作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每年在政府采购平台上统一采购药品,分配给公立医院。

此外,一位经营民营医院多年的投资人向21世纪网表示,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一个绊脚石就是医生尤其是高资质的医生短缺。很多高资质的医生只愿意 在民营医院挂名赚外快,并不愿意扎实地在民营医院干,因为在他们看来民营医院并没有十足的保障性。在公立医院医生享受很多权益,如事业单位性质决定了医生 在职称评审方面享有优先权等,还可以参加一些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等。

上述各项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民营医院的业绩,从而影响民营医院的存续能力,对于收购的药企来说则将面临很大压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