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医生自叹耳鼻喉科竟成伤医“高危区”
www.yongyao.net  2014-2-19 14:32:56  来源:新快报  责任编辑:cq江艳
分享到:

2月17日上午10时许,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满特钢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出诊过程中被一名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后死亡。这是继“温岭杀医案”后,又一起发生在耳鼻喉科的医生被杀事件。

为何此次杀医案又发生在耳鼻喉科?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部分耳鼻喉科临床一线医生。

1面部神经敏感

医患纠纷常见

哈尔滨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的一位主任医师告诉记者,“面部系统神经敏感而发达,鼻腔类疾病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适,患者就会怀疑是不是医生的诊疗出现问题。”这位医生告诉记者,被患者找上门来是常有的事情。”

2接诊任务繁重

医生解释不易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鸣告诉记者:“三甲医院的耳鼻喉科一线医生平均每人每天接诊患者80名左右,诊疗时间非常紧张。这种情况下还要纠正患者的认识误区,即使说得口干舌燥,有些患者还是不完全相信。”

3患者多数年轻

比较容易冲动

 “耳鼻喉科的许多患者是20岁至30岁的青壮年,而且男性居多。容易有冲动心理产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平告诉记者,与老年病相比,鼻腔疾病患者人群相对年轻,受到病折磨后更容易不理性,需要进行有效的解释与疏导。

4轻视耳鼻喉病

落差引发矛盾

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慧军在内的医学专家认为,许多人对耳鼻喉科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产生“耳鼻喉疾病远远不如心脏疾病严重”的认识误区。一旦诊疗情况并不如预期,患者心理会产生落差。认为这种“小病”也会出问题,医患间容易产生隔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