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别让暑假变成“病假”家长放好药 孩子更安全(图)
www.yongyao.net  2014-7-7 14:40:57  来源:  责任编辑:cq江艳
分享到:

—儿童用药安全活动在沪启动

暑期来临,儿童安全再度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不少家长认为把孩子留着家里就能安全放心。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根据2013年数据统计,仅北京儿童急诊科就收治儿童中毒病例369起,平均每天发生一起儿童中毒事故。其中56例为重症,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剧,如何让儿童用药更安全,成为很多家长和医生的心声。

为增强家长正确的药品储存意识,避免更多儿童中毒事件的发生。6月28日,强生公司与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 Kids)在上海环球港联合启动“儿童用药安全—2014年儿童安全月”活动。今年亦是强生公司联合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在中国开展“儿童安全促进活动”的第16个年头。今年活动旨在倡导社会关注儿童安全用药,提高大众对药品安全储存及安全剂量的认识,为家长和儿童保教工作者在儿童用药方面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2014儿童用药安全报告》发布 儿童安全用药现状堪忧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监护护士长陆华在活动现场分享了一则案例:几天前,一名4岁的小女孩惠惠拿起窗台上一瓶液体一口气全部喝光,惠惠母亲见孩子手里攥着空药瓶,这才意识到孩子误服了药物。送医时,孩子已经出现头晕、呕吐症状。经医护人员紧急催吐处置 ,半个多小时后,女孩症状有所缓解。其实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儿童误食药品中毒后还有可能产生后遗症,更让这些孩子家长心疾首。

今年活动中发布的《2014儿童用药安全报告》研究数据表明,中毒是发生在家中的第一大儿童伤害,其中,药物中毒的比例从2012年的53%上升至2013年的64%。《报告》还指出,在儿童药物中毒的原因中,“儿童自己误服药品”仍是儿童药物中毒的最主要的原因,其所占比例从2012年的58.2%上升至2013年的71.9%。

儿童安全用药“高而远”是关键

《报告》在2013年的研究基础上,根据大量案例分析,对儿童误服药物的原因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对其预防措施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儿童安全用药,“高而远”是关键。呼吁大众特别是家长,需将药品放得“更高、更远”,并且在用药前“核对剂量”,以有效降低儿童在家中误服药品导致中毒的几率。

《报告》指出4岁及以下年龄组的幼儿是发生药物中毒的主要对象。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该年龄段幼儿开始对周围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家长应尽量避免将药品放置在孩子容易获取的地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数据显示儿童误服“心血管类药品”的比例有显著上升,而该类药品大多为家中“老人药“。因此年轻家长还需要对家中老人多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告知其正确的药物存储方式,避免儿童意外获取并误食其药品。

这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都在报告中的到了深入的分析与解读,并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首席代表崔民彦女士表示,儿童因药物引起的中毒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医院数据告诉我们儿童用药安全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强生公司坚守社会责任,持续传递关爱

自1999年以来,强生制药率先将在美国已获得成功的“儿童安全促进项目”引入中国,从第一年的“交通安全”主题,到今年的“儿童用药安全”主题活动,连续16年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向大众进行儿童安全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该活动目前已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累计已有700多万的儿童和家庭从中受益。

强生一个非处方药业务、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成表示,这个项目让我们学到的就是:家长的不当行为,通过教育是可以得到改变的!行为的改变,是可以避免伤害发生的。

家长刘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几年通过参与强生制药与Safe Kids的儿童安全促进活动,在使用儿童药物时会更加注意,特别在购买药品的时候就会主动选择儿童不易打开的包装类型,同时也带动了身边更多的朋友共同关注儿童的安全用药问题。“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值得向身边的年轻父母们更多地宣传和推广”。

徐文成在活动中进一步表示:“给孩子健康呵护,不但是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希望透过科学的方法教会每一位家长,掌握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个公益项目,能够感染、号召更多的人,呼吁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关注儿童健康,并加入儿童伤害预防的志愿者行列中,一起关心儿童用药安全,共同将关爱传递给更多的中国家庭。从第一次,到每一次,持续做对的事情。真正的做到把最悉心的呵护留给孩子,让他们远离伤害。”

现场有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代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护人员、强生公司的员工自愿者、儿童及家长、教育工作者、媒体记者、互联网意见领袖等近150人参加了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