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建议:
扶持民营医院 落实医生多点执业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医疗机构虽然数量增长较快,但规模偏小,服务能力不强。截至2013年,全国民营医院已达到1.13万家,民营医 疗机构数量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43.24%,而诊疗人次数却仅占总诊疗人次数的2.7%,入院人数占比为2.5%,在每年超过1万亿元的医疗市场中,民 营医院占比不足3%。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通过调研,针对制约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生存发展有“短板”
招聘难,留人难,这是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短板”。如今,很多民营医院都是靠“两头”人才——刚退休的老专家和新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年富力强的 中间力量。医疗机构是科技含量极高的产业,技术水平和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同时也是医院发展、创新的保证。由于医生多点执 业的政策始终难以落实,导致民营医疗机构人才严重不足,多数年轻的医务人员把民营医疗机构当作跳板,积累了丰富经验之后,便跳槽进入公立医院。此外,卫生 行政部门和学术团体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学术交流等方面也很少考虑到民营医院,因此,民营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晋级非常难。加之病源少、福利待遇较差, 民营医疗机构难以招聘和留住医务人才,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滑,来院就诊的患者数量就会因此减少,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制约民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部分政府管理部门对民营医疗机构存在偏见,表现为轻教育、重罚款、严处理。虽然发改委、卫计委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 办医疗机构意见》规定,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可以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等医疗保险 的准入政策上、报销比例、限额报销等执行标准上设置了门槛,与公立医院相差悬殊。目前不少患者冲着民营医疗机构的特色和服务而来,但因为不是医保定点医 院,病人无力承担全部医疗费用,严重影响了民营医疗机构的病源。
此外,民营医疗机构经营成本过高,也不利于其发展。不少民营医疗机构具有医疗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的投资特点,虽然与公立医院一样承担了 一定的社会公益任务,却没有行政拨款,收费也是按国家卫生部门的统一标准,承担与一般企业相同的税率、税种、税费。民营医疗机构的土地都是按商业用地购买 的,成本很高。其土地、房产不能抵押贷款,导致融资成本远高于公立医院。
多方努力共同扶持
大力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形成与公立医院的竞争态势,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耿福能建议:一是加大政策引 导力度,逐步引导患者向民营医疗机构分流,充分发挥民营医疗机构的服务优势,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取消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医保总额限制,保证 医保资金的正常支付,降低民营机构的医保定点医院申报门槛,统一公私医院之间的报销比例,同时合理监管医保资金的使用情况,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不“重公轻 私”。
二是支持民营疗机构发展学术,提高诊疗水平。建议在技术职称考评,科研课题招标及成果鉴定,临床重点学科、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等资格认定方面享有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平等待遇。
三是尽快落实医生多点执业,为民营医院人才储备提供可靠的保障。建议向多点执业医生原有医院增付一定的管理费用,让有技术的医生真正实现自由执业。
四是建议为包括民营医疗机构在内的所有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项目的营业税适当减免,降低民营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民营医疗机构的税收与政府办医疗机构一致,社会办医疗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与政府办医疗机构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