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一封癌细胞的自白书:人类我想和你们谈谈!
www.yongyao.net  2015-8-20 10:24:33  来源:  责任编辑:cq高川
分享到:

我是细胞。对,就是那个科学家们一直致力消灭、所到之处必以悲剧收尾、全球人类共同的敌人——癌细胞。一直以来,大家对我的印象就是四个字“谈癌色变”,但是今天我真的要平心静气的和你们谈谈!

你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庞大的“细胞共和国”,里面住着近一千万亿个子民。每分钟就有3亿个同胞死亡,然后新的同胞又生长出来。开始,我也只是其 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日子过得平淡无奇,每天吸收血细胞输送给我的营养。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无忧无虑的活下去了。

变丑并不是我的错

你知道吗?你们的身体由无数微小的细胞组成,而我们需要良好的营养以维持重要的新陈代谢——生长、修复及再生。这营养就是我的工资啊! 


 

但是越来越浑浊的空气,越来越颠倒的生活作息、越来越不健康的饮食,让我获得有价值的营养也越来越艰难。有的小伙伴搬到更好的环境,而我没有一技之长只能留下来,吃着你饮食中的残存的毒素。慢慢的我发现我变了......

首先是我的样子变得越来越怪异,和那些大小差不多、规规矩矩站成一排的兄弟们相比,我变得奇形怪状、大小不一。这丑陋的样子吓了我一跳,但更可怕的事还在后面。

我变得越来越能吃,越来越大,从我身上又生出一个个和我相似的小细胞,他们和我一样丑,一样疯狂掠夺营养,不知饥饱为何物。

其实你们有充足的时间消灭我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在我变的更加贪婪邪恶之前,你们若能及时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我还是可以由恶转善的。

一开始我的直径也只有一毫米,而且医院的影像学检查仪器也发现不了我,但是你们往往忽视的亚健康状态就是在提醒你我的诞生。其实这时我已经向血 液释放ctDNA,而通过基因检测的方式就可以捕获我们的踪迹;待直径长到了1厘米时,医院里的B超、CT、核磁、PET等终于能发现我了。但是,你们又 因为整天奔波忙碌,身体不适无暇无心顾忌,就任凭我这样疯狂地生长下去;当你们终于能在自己的身体上摸到一个包块时,我的数量早就超过了10亿个。

这是一个漫长的“潜伏”过程,最少需要5年,也可能是10年。

外面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

渐渐的资源越来越不够用,空间也变得狭窄容不下我继续长大,被迫无奈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这样开始了。我选择了穷游的方式:一路搭便车,跟着循环系统:淋巴也好,血液也好,走到哪算哪吧!

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好:环境好、资源丰富,最重要的是没有和我一样的细胞掠夺资源,而正常的细胞也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还能不能愉快地相处呢?

出于对我的恐惧,你们发明了“谈癌色变”这样的词,这是得建立在多么深刻的感情基础之上啊。但千万别忘了,我曾经就是你的一部分,是你的千万亿分之一!正因有每天被“不正常”生活包围的你,才有了同样“不正常”的我。

我挚爱的人类朋友们,在我还没“变坏”之前,我们就好好相处可以吗?为了你的健康,为了家庭的和谐,建议现在就着手改变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循序渐进地,一旦你坚持做到了,那么你会收获健康。

下面的7种健康生活习惯,希望你们能做到!

1.保持健康的体重

——让锻炼和健身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多吃水果、蔬菜和全麸谷类。

——不要狼吞虎咽,而要细嚼慢咽。

2. 检查身体

——咨询健康保健方面的专业人士

——定期做体检,除常规体检外有必要进行癌症早期基因筛查和遗传性肿瘤基因筛查。

3.保护自己免受太阳过多照射

——在早上10点到下午4点之间避开阳光直射。这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戴一顶帽子,穿长袖衬衫以及擦SPF15或更高倍数的防晒霜。

——不要使用紫外线灯或晒黑机,尝试使用仿晒黑乳液。

4. 定期锻炼

——选择你喜欢的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也算是锻炼的一种,包括散步、园艺和跳舞。

——养成每天在同样的时间锻炼的习惯。试着在午饭时间去健身房或晚餐后散步。

——和别人一起积极锻炼,相互督促。

5.不要吸烟

——坚持不懈。一个人通常需要尝试6或7次才能成功戒烟

——寻求医疗保健专业人士的帮助。

6.健康的饮食

——每一顿饭都要包含水果和蔬菜。把水果加入你的麦片中,把蔬菜当作零食吃。

——选择鸡肉、鱼或豆子代替红肉。

——选择全麦谷物、糙米和全麦面包。

——选择富含健康脂肪的橄榄油或菜籽油。

——少吃快餐食品和包装零食(比如饼干)。

7.适度饮酒,最好根本不喝

——在吃饭和聚会时,选择不含酒精的饮料。

——避免参加大口喝酒、不醉不归的社交场合。

——如果你觉得自己对酒精有依赖,那么一定要寻求健康保健专业人士的帮助。

更多有关医疗健康的精彩信息,可微信搜索“zhongliufangzhi2015”关注公众号“肿瘤防治与基因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