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女士(化名)是甘肃兰州人,回想起三个月前绝望的心情,至少现在她对自己的病情控制还是满意的。原本以为肿瘤已经不可控制了,靶向药物不起作用,肿块不断地再增大,但偶然间得到消息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控制肿瘤,那就是肿瘤免疫疗法“PD-1”。然后朱女士通过出国就医服务公司杭州五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五舟”)进行了香港医院专家视频会诊,并足不出户购买到了“PD-1抑制剂”。朱女士的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经过近三个月的治疗,朱女士的肿瘤控制住了,肿块不再增大。
起因
2011年8月朱女士做PET-CT检查疑似患有是肺癌,后进行右肺穿刺活检,显示: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与腺癌混合型)。朱女士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化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朱女士开始口服靶向药物“易瑞沙”治疗,病情控制得还可以。右肺肿块大小维持在3.0cm,但在2015年12月20日进行CT复查的时候,发现肿块增大明显,最长径约3.8cm,医生评估朱女士对“易瑞沙”出现耐药,于是改服“特罗凯”。在2月16日复查,朱女士病情控制依然不理想,肿块略有增大,并且朱女士出现重度疲劳症状。
通过北京医院医生介绍,朱女士的家人知道PD-1抑制剂对其病情有一定的疗效,于是开始寻找购买PD-1抑制剂的渠道,发现“PD-1抑制剂”已经在香港和日本上市了,但考虑到朱女士年纪比较大,身体无法承受旅途的劳累,因此希望有中介机构可以进行远程会诊开具处方,再把药物直接送到家里。
结识
经在上海医院注射“PD-1抑制剂”的病友推荐,朱女士的儿子黄先生(化名)在2016年2月25日致电出国就医服务公司杭州五舟(http://www.hzwuzhou.cn/)。黄先生向杭州五舟咨询是否可以购买PD-1抑制剂,同时询问他母亲的病情是否适合用PD-1抑制剂。杭州五舟蒋医生告诉黄先生,根据黄先生对他母亲病情的描述,朱女士是应该可以使用PD-1抑制剂的;但是具体是否适合使用还要等将朱女士病情资料给香港专家会诊后才能确定。杭州五舟可以协助朱女士进行香港或者日本专家视频会诊,会诊后香港医院会给朱女士开具处方并将药物和处方利用保温箱直接送到他家。
杭州五舟同事详细解释了购买的整个流程:首先,黄先生需要和杭州五舟签订远程会诊服务合同;其次,黄先生把母亲朱女士的病历资料扫描发给杭州五舟;第三,杭州五舟整理完善资料后,先发黄先生确认是否准确,再发给香港医院进行会诊;第四,确定会诊时间;第五,进行会诊;第六,医院工作人员把药用保温箱直接送到黄先生手上。
由于PD-1抑制剂是一种针剂,必须使用微泵注射,或是溶解于100ml的葡萄糖水或者生理盐水中注射,对注射时间也是有要求,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而且必须低温保存。因此当黄先生拿到药品时要放到冰箱里,使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2016年3月3日早上10点,黄先生带着母亲的病历资料来到杭州五舟,杭州五舟樊经理和蒋医生接待了他。在蒋医生仔细看完朱女士的病历资料后,告诉黄先生朱女士可以使用PD-1抑制剂的概率很大,以每公斤3毫克的用量来算,朱女士一次的剂量是150毫克(这是施贵宝公司生产的PD-1抑制剂抑制剂Nivolumab(Opdivo)的用量),可以每次使用一支100mg和一支40mg。
在完全明白整个过程后,黄先生和杭州五舟签订了远程服务合同。杭州五舟工作人员把朱女士的病历资料扫描存档后,原件还给黄先生。不过黄先生担心母亲的疾病如果只用PD-1抑制剂,可能效果不好,不知PD-1抑制剂是否可以和靶向药物联合使用,杭州五舟蒋医生表示这个疑问黄先生可以在会诊中向香港专家提出来,由香港医生为他解答。
在黄先生离开后,杭州五舟工作人员立即着手整理朱女士的病历资料和检查报告。下午3点,杭州五舟工作人员把整理好的病历简述和检查报告以及黄先生希望能快点拿到药的要求都写成邮件发给香港医院。5点收到香港医院的回复:“根据朱女士的病历和检查报告,她是可以使用PD-1抑制剂的。3月5日上午11点可以安排会诊,会诊完如果专家认定朱女士可以使用,就可以开具处方,第二天提交香港药监局审批,第三天就可以把药物送过来了。”杭州五舟工作人员立刻把这个消息告知了黄先生,黄先生十分认同杭州五舟的办事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