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医生:大多数人都有慢性胃炎 养胃这几种食物就要少吃
www.yongyao.net  2019/12/18 11:35:44  来源:  责任编辑:cq高川
分享到:

古时候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餐饮食定时;而现在随着工作压力增加,生活模式的改变,大家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也变得越来越不规律:工作加班,晚饭又忘了吃?应酬熬夜,饮酒太多,暴饮暴食胃又犯?刚刚吃的零食太多吃腻了,正餐又不想吃了……

慢慢地,我们的肠胃就容易发生一系列问题。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景南教授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的采访时指出,我国是胃病的大国,很多人做胃镜报告都显示是慢性胃炎,大多数的慢性胃炎是由于饮食刺激造成胃粘膜的损伤,无需过于紧张,注意饮食调节,发生胃痛的时适当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和中和胃酸的药物便可缓解。但是,如果长期不适或者合并糜烂或者胆汁反流等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胃镜报告提出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处理?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现,胃病的发病率高达80%,常见的胃病有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等,其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很多人体检做胃镜的时候,检查报告会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又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这是否正常呢?对此,李景南教授表示,人每天都要吃五谷杂粮,长期以往,胃部多少都有炎症的改变,这是理化刺激造成的,比如吃硬的东西、吃辣的东西或饮酒,会对胃部理化刺激而造成炎症反应,这是正常的情况。因此做胃镜检查没有所谓的正常胃黏膜概念。

但是,我们要区分另外一种由于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胃里有一种特殊细菌叫幽门螺杆菌(Hp),它能在胃内高酸的环境下存活,与胃炎、胃萎缩、胃部肿瘤有一定的相关性,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

因此,单纯的浅表性胃炎,没有任何症状表现的情况下不需要治疗或采取调理措施;但是如果合并其他症状比如糜烂或者胆汁反流等等就要治疗。

慢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胃炎的症状非常多。李景南教授表示,几乎每个人都有胃炎的表现,但在临床每个人的表现又不太一样;:上腹不舒服,胀满感、反酸、烧心、嗳气等等。因此,只要在上消化道(胃部)出现任何和进食有关或无关的不适,都可能是胃炎的症状。

慢型胃炎应该怎么治疗?

中国是胃病的大国,慢性胃炎的治疗在临床上是非常手段较多。李景南教授介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祛除刺激因子,对于胃酸过多而造成的胃炎,可以用抑酸药物;第二是增加自身的屏障,修筑胃的长城,提高胃黏膜的防御机制来对抗外界的刺激,可以用黏膜保护剂。另外,针对消化不良导致慢性胃炎,可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治疗胃肠动力不好造成的炎症,还可以加入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治疗胃炎的药物通常是综合起来联合使用。

胃部经常感到不适,怎么办?

胃部是食物消化的重要部位,有时候饮食不注意,就会出现上腹痛、胀满感、反酸、烧心等不适感。李景南教授提醒,很多胃部的严重疾病都是从小病开始慢慢发展,如果反复发作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治疗。

在医院就诊后没有太大的问题,胃镜检查提示是慢性胃病的情况,可以自行管理,在家里可常备一些药物:以黏膜保护剂为主包括铝碳酸镁,黏膜保护剂能中和胃酸并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如果病人还经常有反酸、烧心的症状,胃酸分泌过多,还可常备抑酸剂;如果有消化不良或常有腹胀,可备消化酶、复方消化酶这类或促动力的药物,缓解症状。

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保护胃?

我们经常也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胃病发生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也给我们生活习惯、工作带来干扰。因此,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养胃还要注意日常调理,李景南教授提出,预防胃病首先就要关注自己的嘴,在饮食中,应该注意下面四点:

1、规律饮食,三餐正常,尽量避免吸烟、饮酒等对胃黏膜有损伤作用的不良饮食习惯;

2、尽量少吃腌制食物;

3、避免过烫、辛辣、刺激性食物;

4、吃东西的时候应该细嚼慢咽,如果狼吞虎咽,会加重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此外,胃部需要全方位的保护,除了饮食还包括情绪。胃和情绪的关系非常大,有的人一生气就胃疼、食欲不好,就对胃部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失眠,这些可能都会引起胃部的不适症状。

对于即将发布的《关爱胃痛 家庭护理手册》李景南教授表示,胃病是我们国家常见的病,《关爱胃痛 家庭护理手册》为群众介绍了胃病的诱因、症状的鉴别,对胃病的治疗和预防等等都给很好建议,这个手册更贴近于家庭、方便查阅,是很值得推广的一个科普项目。

图片1(1).jp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