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身影虽平凡却闪耀着不凡的光芒。大瑞中医院的著名中医杨振峰主任,这位年过七旬的中医人,用他40余年的坚守,在心脏病治疗的中医领域,默默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故事。他没有显赫的头衔,却有着无数患者发自内心的敬重与感激。
师从名医,奠定坚实根基
杨振峰主任的中医之路始于对传统的敬畏与热爱。40多年前,他带着对中医的憧憬,考上天津中医药大学,在那个知识传播相对缓慢的年代,他一头扎进古籍堆里,从《黄帝内经》的博大精深到《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施治,从《金匮要略》的方药精妙到历代医家的临床心得,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然而,彼时的杨主任深知,理论的积累只是基础,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出色的中医,还需要名师的指引和实践的磨砺。他有幸成为国家级名老中医董国立先生的弟子。董先生是中医界的泰斗级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乃是国内前列的名医泰斗,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在恩师的悉心指导下,杨振峰如同一块海绵,迅速吸收着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精华。
他跟随董先生出诊,仔细观察老师如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精准捕捉患者病情的蛛丝马迹;如何运用经方时方,巧妙配伍,化解一个个复杂的病证。从最初对医案的懵懂记录,到后来能够与恩师交流自己的见解,再到独立处理一些常见病症,杨振峰主任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成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风格。
潜心钻研,攻克心脏病难题
心脏病,这一现代医学的重大难题,在中医领域同样充满挑战。杨振峰主任深知,要为患者解除病痛,必须在心脏病的中医诊疗上有所突破。多年来,他专注于心脏病的病因病机研究,结合现代医学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出发,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杨振峰主任发现许多患者除了胸闷、心痛等典型症状外,还伴有情绪低落、乏力、失眠等全身症状。他认为这是由于情志内伤、气血亏虚等因素导致心脉痹阻,治疗时不能单纯活血化瘀,还需兼顾疏肝解郁、益气养血。于是,他精心组方,以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为基础,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一位年近六旬的患者,因冠心病长期受胸闷心痛折磨,西药虽能缓解一时,但病情反复。经杨振峰主任辨证施治,服用中药数月后,胸闷心痛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也大为好转,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对于心律失常,杨振峰主任也有一套独特的见解。他指出,心律失常多因心神不宁、气血逆乱所致,治疗时需安神定志、调和气血。他自拟“安神定律汤”,以龙骨、牡蛎镇惊安神,以党参、黄芪益气养血,以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再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和病因,灵活加减药物。许多患者在服用该方后,心悸、早搏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重拾生活信心。
一生坚守,诠释中医大爱
杨振峰主任常说:“医生的职责就是为患者解除病痛,这是我的初心,也是我一生的追求。”4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中医临床诊疗一线。
在杨振峰主任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医人的坚守与担当。他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无数心脏病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中医在现代医学领域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杨振峰主任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中医事业。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依然会坚守在岐黄路上,用他的仁心仁术,为更多的心脏病患者带来温暖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