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特征为一种或几种血细胞成分的自发性、进行性异常增殖,具有质和量改变的异常白细胞(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器官的广泛浸润,导致正常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临床以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病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
按自然病程及细胞的成熟度可将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自然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内;慢性白血病:病程一般1年以上。
(一)急性白血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或多种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恶变,失去正常的增殖、分化及成熟能力,无控制地持续增殖,逐步取代骨髓并经血液浸润至全身组织及器官。
病因至今还不完全清楚,病毒是主要致病因子,但还有许多因素如放射、化学毒物或药物、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染色体内基因结构的改变直接引起细胞发生恶变。免疫功能降低也有利于发病。
【诊断要点】
多数患者起病急,进展快,常以发热、贫血或出血为首发症状。发热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大多数之发热为继发感染引起。感染热一般热度较高,常>
外周血象白细胞多数在(10~50)×109/L,少部分<5×109/L或>100×109/L,表现为粒、淋或单核中的某一系细胞大量增殖,大部分为中间型幼稚细胞,少数为成熟细胞。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大多数表现为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也有少数表现为增生活跃或增生减低。增生的有核细胞主要是原始细胞和早期幼稚细胞。
【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包括两个重要环节:改善患者一般状况,防治并发症,为抗白血病治疗创造条件;大量杀灭白血病细胞,促进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具体措施为:
1 感染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要求有洁净环境,注重口腔、皮肤、肛门、外阴的清洁卫生。患者如出现发热,应及时查明感染部位及分离病原菌,并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明确病原菌后,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如足量抗生素治疗3~5天体温不下降,则应加用抗真菌治疗。
2 改善贫血可输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者不仅可避免血容量过多,而且去掉血浆蛋白及其他细胞成分之后,可减少同种抗体的产生,从而减少以后的输血反应。
3 出血防治加强鼻腔、牙龈的护理,避免干燥和损伤,尽量减少肌内注射和静脉穿刺。血小板<10×109/L可输浓缩血小板,保持血小板>30×109/L。化疗期间还须注意预防DIC。
4 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急性白血病治疗可分为两个阶段: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巩固强化和维持治疗)。急淋白血病最基本的化疗方案为长春新碱+泼尼松(VP方案),急非淋白血病最基本的化疗方案为DA方案。
5放射治疗放疗应联合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同时使用MTX+AraC+氢化可的松椎管内注射。
6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已逐渐被临床应用,常用的药物有BCG,TF,IFN等。
7骨髓移植对ANLL疗效较好:①同基因骨髓移植:供者为同卵孪生子;②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为患者的兄弟姐妹;③自体骨髓移植,不需选择供者,易推广。
急性白血病的预后较差,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时间约为3个月。死亡原因主要是出血、感染、全身衰竭。(2006.06.29)
来源:《实用社区医师手册》
- 2010.03.24
- 2010.03.29
- 2009.08.31
-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