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脾胃亏虚、邪毒侵袭所为,当以健脾养胃,清热解毒为治,可选用下列外治法。
1.敷足疗法
(1)吴萸、肉桂、花椒、细辛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天寒或寒象明显则将药末加热后外敷。可健脾化湿止泻。
(2)吴茱萸2~3g。将吴茱萸捣碎,用水浸泡后均匀置于两块纱布上,然后用胶布分别固定于两侧足心,一般2~3天后取下。可温中健脾,适用于婴幼儿腹泻。
(3)苦参、苍术各适量。将苦参、苍术研为细末,热重者3:1配合,湿重者1:3配合,以米醋调敷双足心,外用纱布包扎,胶布固定,4~12小时换药1次,泻缓则换药时间可适当延长,以愈为度。可健脾利湿,清热燥湿,适用于婴幼儿腹泻。
(4)大蒜
2.生姜疗法
(1)生姜适量,洗净,捣烂装入布袋内,置小儿胃脘部,上放热水袋1~2小时,每日2~3次,直至病愈。可温中止泻,适用于小儿胃寒吐泻。
(2)生姜切片,分别贴敷于双侧内关穴,胶布包扎固定,每日敷12小时;亦可将生姜捣泥,敷于肚脐,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温中散寒,适用于小儿胃寒吐泻。
3. 敷穴疗法
(1)取山栀子(鲜者尤佳)适量,捣如泥,加食盐少许混合均匀,外贴于手心劳宫穴上,包扎固定,每隔12小时换药1次,一般2~3次即可。可清热解毒。
(2)法半夏适量,研为细末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加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侧天枢穴,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
4. 敷脐疗法
(1)芒硝5份、丁香1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本品
(2) 五倍子2份、吴萸1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本品
(3) 丁香、吴萸各3份,木香、白术各1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本品5~10g,用黄酒适量调为糊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4) 白术、白芍、陈皮、山楂、升麻、车前仁、吴萸、豆蔻、丁香各等量,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清水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可健脾止泻。
5.热熨疗法
葱白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2010.03.30
- 2008.04.18
- 2007.09.25
- 200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