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是指以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疾病。以持久的情感高涨伴有思维加速以及言语和活动明显增多(躁狂发作)或以持久的情感低落伴有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和活动明显减少(抑郁发作)为主的精神障碍。此类精神障碍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但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正常。预后一般较好。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者称为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者称为单相障碍。
【诊断要点】
1躁狂发作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典型症状有: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称躁狂三联症。
(1)情感高涨:患者终日洋洋得意,笑逐颜开,洋溢着欢乐的风趣和神态。情感高涨不仅生动、鲜明、持久,而且与内心体验相一致,具有感染性,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这是躁狂症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有时情绪反应不稳定,有明显的易激惹性,要求未满足或意见未采纳而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甚至伤人毁物。但常常片刻即转怒为喜,赔礼道歉或若无其事。
(2)思维奔逸:患者联想过程明显加速,思维内容丰富多变。新概念一个接一个产生,谈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旁征博引、高谈阔论,别人无插话余地。常因讲话过多而声音嘶哑。写信、作文往往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患者自觉脑子变得比平时灵活、聪明。但注意力随环境转移而出现观念飘忽和音联、意联。
(3)意志增强:病人动作增多,整日忙碌不停,主动热情,爱管闲事,喜欢热闹,不知疲劳。要求多,意见也多。患者又说又唱,连蹦带跳。好做这事那事,但往往有头无尾,不能善始善终。尽管患者睡眠很少,但精力异常充沛。本能活动也相应增强,食欲亢进,喜接近异性或过分爱打扮。
(4)其他精神症状:过高的情绪影响判断力,导致自我评价过高,可产生夸大观念甚至夸大妄想。如夸大自己的财富、能力、地位和出身等。在夸大妄想的基础上可出现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也可出现多种幻觉。
(5)躯体症状:可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睡眠减少,食欲增强但体重减轻。自知力亦受损。
2抑郁发作发病多数缓慢,往往有失眠、乏力、食欲不振、工作效率降低和各种内感性不适。典型症状有: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减退,称抑郁三联症。
(1)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患者可出现心情不佳、心灰意懒到悲观绝望。表现终日忧心忡忡,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兴趣索然。对工作、学习、家庭、前途丧失信心。回避交往,疏远亲友,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
(2)思维迟缓:患者自觉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联想困难。话少、声低,反应迟缓,内容简短。常有自责自罪观念,认为自己丧失了工作能力、成了废人,或认为自己犯下弥天大罪,死有余辜,因而出现消极观念,自杀企图,也可在躯体不适的基础上产生种种疑病观念。上述症状可有昼重夜轻的特点。
(3)意志减退: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呈现显著的、普遍的抑制。表现为生活被动,丧失主动性,工作、学习困难或不能工作。患者活动减少,反应缓慢,卧床不起或独居一隅,懒于梳洗。严重时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如吃、喝都不顾,需人催促和照料。
(4)其他精神症状:多数伴有焦虑,也可伴有强迫思维和惊恐发作。由于情绪低落,常自我评价过低,自责自罪。亦可有多种形式妄想。
(5)躯体症状:可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疲乏、心悸、便秘等。
(6)自杀:自杀观念和行为是抑郁患者最严重而危险的症状。可以出现在疾病充分发展期,但也可出现在疾病早期和好转时。抑郁患者的自杀,往往事先计划周密,行动隐蔽,甚至伪装病情好转以逃避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注意,并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借以达到自杀的目的,应提高警惕性。
3混合型在疾病的过程中,如同时出现躁狂和抑郁三主征相互交错混合的症状时,称为混合型。亦有部分病例表现为躁狂和抑郁的交替发作,间隔以一个阶段的精神活动正常,称双相性情感障碍(躁狂抑郁型)。
【治疗】
1躁狂发作治疗
(1)药物治疗:①抗躁狂药:碳酸锂或枸橼酸锂。治疗量为500~2 000mg/d,分2~3次口服。②抗癫药: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③抗精神病药:氮丙嗪、氟哌啶醇和氯氮平。
(2)电痉挛治疗:用于重症躁狂症者的极度精神运动性兴奋的控制。
2抑郁发作的治疗
(1)药物治疗:①三环类(TCA):多塞平、阿米替林、丙米嗪和氯卡帕明。治疗量为100~250mg/d,分2~3次口服。②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吗氯贝胺治疗量为300~600mg/d,分2~3次口服。③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舍曲林等。
(2)电痉挛治疗:可迅速控制患者的严重自杀企图、木僵和强烈兴奋躁狂。
(3)心理治疗:可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识治疗。(2006.09.04)
来源:《实用社区医师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