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常见用药 > 常见用药 > 专科用药 > 正文
心因性精神障碍
www.yongyao.net  2006-9-4 16:20:40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

心因性精神障碍(psychogenic mental disorders)是指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作用下而引起的一组功能性精神疾病,旧称反应性精神病。

 

【病因】

 

1自然灾害降临如洪水、地震、火灾等。

 

2人为集体灾难如空难、海难、车祸等。

 

3个人生活重大不幸如癌症、亲人突然亡故、失业破产、被强奸等。

 

4长期压抑紧张的心理状态如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离婚、环境突然变化等。

 

5人格特点易感素质、神经类型、伦理道德观等有关。

 

【诊断要点】

 

1急性心因性精神病

 

(1)遭遇强烈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起病。

 

(2)典型表现为精神恍惚状态,有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缩小,注意力不集中,定向难,对周围事物理解困难。

 

(3)可出现幻觉、神游、昏睡、木僵。

 

(4)可有感知觉迟钝、运动减少、情感淡漠或抑郁、焦虑、惊恐等。

 

(5)部分患者有自主神经症状(心跳、多汗、潮红)及假性痴呆等。

 

2延迟性心因性精神病又称创伤后应激障碍。

 

(1)由严重的威胁性或灾难性的应激事件而引起。

 

(2)精神障碍发生于创伤后的6个月内。

 

(3)临床以反复重现的创伤体验,警觉性增高,产生惊恐反应,极力回避创伤的情景和场合,并有焦虑、抑郁、与人疏远及对今后无任何打算,入睡困难、恶梦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4)病程进展不同,有的马上可自愈或治愈,少数病例可持续数年,出现人格或社会功能缺损。

 

3心因性妄想症

 

(1)起病均有明显心因应激因素,如持续性的、难于摆脱的精神刺激,人际关系纠纷等。

 

(2)病前人格有偏执、强迫、敏感、多疑的特征。

 

(3)智能完整、情感接触保持良好。

 

(4)以妄想、较严重情绪障碍为主,又伴有幻觉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5)症状出现时间及内容与应激因素密切相关。改变环境或应激因素消除后病情很快缓解,病程短3个月左右。复发倾向少。

 

4适应性障碍

 

(1)起病是由于明显的生活环境改变或应激事件后的适应期间产生。

 

(2)精神症状出现在应激事件后的3个月内。

 

(3)临床表现以情绪障碍为主,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不安,同时伴有社会功能受损、表现学习或工作能力下降,与周围接触少等。

 

(4)病前人格特征。

 

(5)病程不超过6个月。

 

上述几种精神障碍的共同特点为:

 

1)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精神障碍的直接原因,起主导作用。

 

2)临床主要表现与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

 

3)病因消除或改变环境后,精神症状应相继消失。

 

4)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等。

 

【治疗】

 

1心理治疗

 

(1)尽快让患者脱离应激源,改变原来的生活环境。

 

(2)给予支持性或疏导性心理治疗。

 

(3)帮助患者认识有关的应激源,正视和面对现实,使患者认识到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生活就是与自然斗争,调整自己,去适应和处理各种变化了的事情和环境。

 

(4)鼓励患者锻炼自己的意志,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应付或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5)如家庭治疗、社会环境治疗等。

 

2药物治疗

 

(1)对兴奋、激惹和幻觉妄想为主的,可选用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物。

 

(2)对焦虑、抑郁症状为主的,可选用抗焦虑药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等,抗抑郁药可选多塞平、阿米替林等。

 

3其他治疗理疗、针灸、中药等治疗。(2006.09.04

 

                                                           来源:《实用社区医师手册》 

 

相关新闻
  • 2006.09.0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