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医院进行了一项万人调查,结果发现:40岁以上的中年人服用镇痛药的比例很高,占调查总数的52.8%。这些人腰痛时用镇痛药,牙痛时用镇痛药,患妇科疾病时还是用镇痛药,少数人甚至用镇痛药来解乏或振奋精神。
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对人体是有害的,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长期服用镇痛药可使人体产生依赖性(咸瘾)。调查显示,在曾应用过镇痛药的2170人中,停用镇痛药后有652人出现了“戒断症状”,如打呵欠、出冷汗、疼痛加重、精神紧张、身体不适等反应,占应用镇痛药者的29.9%。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反应,是由于外源性镇痛药的反复、过量使用会抑制内源性镇痛物质“内啡肽”的作用,一旦停药,内源性镇痛物质就会暂时缺乏,从而出现一系列“戒断症状”。
第二,过量或长期服用镇痛药,特别是解热镇痛药容易导致胃肠黏膜的损伤和溃疡。镇痛药可以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在发挥止痛作用的同时,可使人体失去前列腺素的保护作用,引起消化道的损伤。国外资料表明,服用镇痛药者发生上消化道损害的危险度比未用者高出1.5倍;死于与消化性溃疡有关疾病的危险性比未用者高出2倍;由镇痛药引起的胃部损伤占溃疡病发生率的15%一35%。
第三,长期服用镇痛药会使人体的凝血系统紊乱,使出血时间延长,诱发消化道、皮肤等部位的出血。研究表明,出血的危险与镇痛药的使用和年龄有关,男性和高龄者在使用镇痛药后出现出血及穿孔的相对危险性较高。一般,使用镇痛药剂量越大.危险也越大。
那么,应该怎样使用镇痛药呢?实际上,应用镇痛药纯属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病因。一般地说,镇痛药仅适用于热度很高,或有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者,而对内脏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即使把镇痛药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和成瘾性降到最低,使用镇痛药仍应采用最小剂量,并控制最短的使用天数,一般以止痛为目的时使用镇痛药应限定在5天内,而用于治疗风湿病和肌肉、骨骼疾病则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应用镇痛药要注意下列问题: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3岁以下儿童应尽量不用或慎用;老年人如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等,应选用不具降压效果和对前列腺素分泌无抑制作用的镇痛药,如舒林酸等。
2.合并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或不用,如必须使用,剂量不要过大;有出血倾向及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病史者,应慎用或禁用;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哮喘等反应者应当慎用;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应禁用。
3.对镇痛药或其中成分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镇痛药,因为类药物大多数存在交叉过敏反应。
4.为避免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镇痛药宜在餐后服用,不宜空腹服。使用镇痛药时,千万不要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同时饮酒会增加胃肠道刺激性.诱发胃肠出血或黏膜溃疡。
5.不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否则会使胃肠道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2倍。 (2006.10.09)
来源:新浪网
- 2007.11.28
- 2010.01.11
- 2008.08.05
- 200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