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药三分毒”,这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药害在现实生活中,仍是有增无减。据国家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的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各级医院的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而因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则多达250万。
造成药害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良用药心理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1.从众或攀比心理有不少人吃药也赶时髦,凡广告宣传得多的药,就想去试。也有些病人住院时,看到邻近病床的人在用“好药”,就害怕自己“落伍”,想尽一切办法要用同样的药。岂不知即便是同一种病,因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发病时间不同,不同的病人用药也有差别。况且同病用不同的药,也可殊途同归。所以从众和攀比的心态是十分有害的。
2.保险心理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预防用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患者,还是部分医生,喜欢在治疗病毒性感冒时,联合使用抗生素。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能预防合并细菌感染。其实这么做,既起不到预防作用,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无形中还会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
3.迷信中药的心理有这种心态的人,大多认为中药无毒,甚至以为中药有病治病,无病也能强身。其实无论西药还是中药,使用后经肝脏解毒,肾脏排泄,都可能产生毒副作用。中药的毒副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中草药的根茎有吸附有毒重金属的作用,如汞、镉、铅、砷等,常服易造成上述元素的严重超标。二是有些中药本身就有毒,如巴豆、砒霜等。三是有些中药虽本身没有毒性,甚至有的还有补益作用,但是由于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危害,如孕妇滥用大量温补药,有可能导致流产。
4.省事心理有些人生病后,图省事胡乱吃点儿药了事;也有些人凭经验吃药,一次吃了感觉灵验的药,以后照样吃,等到无效再去看医生时,往往是病痛和药物的不良反应难以分辨。比如有一个发烧的患者,在家吃了很多消炎药,仍高烧不退,到医院一查,原来炎症早就消退了,高烧是药物引起的发热,即药物热,停药第二天,他就不烧了。 (2006.10.12)
来源:康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