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盒日夜百服宁,医生直接开出商品名,药房“不认”。找医生重新写上化学名,药房称“写得不准确”,还是拿不到药。67岁的张老先生,往返诊室、药房跑了6趟才拿到药,望着处方单上一长排字:双分伪麻片(日片)/美朴伪麻片(夜片),他不禁感叹:拿个药可真不容易。
今年5月1日起,国家卫生部规定,医生写处方,必须统一使用药品化学名称。这对写惯了商品名、记惯了通用名的医生、药师、患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大“洗脑”。
尽管新规实施已经近半月,但记者走访发现,医生开药烦、患者拿药难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医院:医护人员接受考验
处方新规出台后,江城多家医院都制定了药品对照目录,方便医生查阅。“刚开始的那几天特别不适应,翻看目录也浪费不少时间。现在自己专业的药品基本已经熟悉,”汉口一家大医院的皮肤科主任说,新规实施后对医生书写处方的要求更为严谨,如治疗梅毒的常用药:苄星青霉素,医生一定要注明“长效苄星青霉素”,才能在电脑上找到。虽然这个过程比以前复杂,但对医患双方都更加负责。
由于长期以来医院同种药品存在多种品规,写化学名,药房工作人员常不知该拿哪种药,比如:医生开“曲安奈德益康唑”,电脑里却显示有:派瑞松、扶严宁、意比舒。记者在一些医院看到,为方便药房工作人员选择,医生在化学名后又用括弧添加了商品名。
患者:用惯的药突然没了
70岁的吴老太患有高血压,办理了重症医保,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定点治疗,长期吃“欣然”(一种国产降压药,化学名为“消苯地平控释片”)。前两天,吴老太去医院开药,却发现拿到的并非自己要的“欣然”,而是“得高宁”,自己以前用过这种药,效果没有“欣然”好。
吴老太要求医生重新开药,可医生发现:药品“一品两规”(即一种药品,一家医院只能有两种规格)后,“欣然”已被该院药房淘汰。这让吴老太颇为难:若不在定点医院拿药,药费又怎能报销呢!
武汉市第一医院大内科主任郑琼莉说,新规实施以后,很多患者都遇到这种情况。由于生产工艺不同,药品纯度不同,同种化学成分的药品功效也有差异。实行新规后,同种药品只能有2种品规,目前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专家:“阵痛期”还将持续
武汉市协和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孙晖表示,处方统一使用化学名,对医患双方均有好处。医生能对患者以前的治疗方案有基本认识,保持治疗的延续性且避免重复开药。
专家认为,目前江城各大医院都在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医生、药师目前的“不适应“很快会过去,最终凸显的是药品厂家生产规范和药品管理问题。
比方说,一种常用抢救药“盐酸洛贝林”,医生开处方应书写其化学名“三梗茶碱”,但现在厂家生产的药品上只有“盐酸洛贝林”,护士核对医嘱、处方和药品时无所适从;再如同种药品的功效差距太大,这种情况下的“一品两规”,让医院很难取舍……这些问题引起的“阵痛”仍将持续,而且越来越棘手。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