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安全用药 > 用药警示 > 假药劣药 > 正文
陕西药监深入开展反腐风暴 绿谷双灵固本散被曝假药
www.yongyao.net  2007-6-19 11:16:14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随着国家药监局反腐风暴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药品问题也正在暴露。

 

日前获悉,在对陕西省药监局原副厅级助理巡视员米养素等药监官员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上海绿谷集团在二零零二年“国标”批文换发过程中涉嫌违规操作。目前,绿谷集团旗下的抗癌药品“双灵固本散”(原名中华灵芝宝)药品标准文号被收回,此类药品生产已经停止。

 

二零零六年五月,曾担任过陕西省药监局药品注册处处长、规划财务处处长等职务的米养素因涉嫌在二零零二年药品换号工作中收受企业贿赂,被陕西省纪委立案调查,七月二十日因涉嫌受贿罪被西安市检察院逮捕,之后被“双开”。

 

据了解,米养素在任陕西省药监局药品注册处处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六次收受他人贿赂共计11万元。

 

知情人士透露,米养素收受贿赂的问题主要就是与上海绿谷集团下属企业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涉嫌行贿,提供不实临床数据和申报材料有关,这种申报材料作假的药品目前都被定义为“假药”。

 

米养素曾经兼任陕西省医药协会副会长,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是该协会常务理事成员。

 

“双灵固本散”由西安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在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之前则以“中华灵芝宝”为名的保健品形式对外销售,批文是“陕卫药健字”。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中华灵芝宝”转为“国药准字B20020428”,并更名为“双灵固本散”。

 

上述人士介绍,当时“中华灵芝宝”在市场上就已面临了很多争议,但是通过改名,反而获得了“国药准字B”的批文。

 

在此次被叫停生产后,绿谷集团一位人士证实,这对企业影响很大,西安的厂将不再生产该产品,公司也开始主推其他产品。“从此不再有‘双灵固本散’这个药品,现在已经开始全面撤柜了。”

 

在绿谷官方网站上的产品介绍中看到,无论是药品一栏,还是保健品(食品)一栏,“双灵固本散”相关内容都已经被撤下。上海地区的“绿谷”专柜和专卖店中,“双灵固本散”都已不再对外销售。

 

绿谷集团网站介绍,该企业成立于一九九七年一月,注册资金3.98亿元,是位列上海市工业集团五十强的大型民营企业。拳头产品是“双灵固本散”,该企业发家的核心产品也就是其前身“中华灵芝宝”。

 

多年来,“双灵固本散”因售价奇高而颇受指摘。该产品200克一盒售价1590元,一般至少使用三个疗程,就需要2.5万元左右。绿谷对外宣称,该药品年销售额超过8亿元。

 

根据各省药监局的通报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山西、江西、广东、湖南等大部分省份都在违法广告发布通告中公布“双灵固本散”为非法广告,涉嫌“虚假宣传”。

 

在国家批准的药品广告中,“双灵固本散” “对消化道肿瘤及术后,放、化疗引起的体弱,厌食,失眠等症有康复保健作用”,并无治愈癌症的功效。但是绿谷集团却在宣传中声称其是“全球唯一灵芝类‘国药准字’抗癌中药”。

 

上海一家中西结合医院院长表示,灵芝作为抗癌中药,在学术上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议,绿谷的宣传有些过度了,“夸大药品作为肿瘤一线用药的作用,这是比较危险的事情。”

 

绿谷集团还曾在宣传中称,“双灵固本散”已经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打入欧美市场,并且取得了美国FDA临床验证许可。

 

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任德权表示,目前中国作为药品审批进入欧美市场的药品还没有一个。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上海市药监局官员就曾公开点名批评“双灵固本散”,称绿谷集团及其子公司都并未进入联合国采购供应商目录中中国地区公司名单;未曾开展化疗病人因化疗引起的恶心或呕吐等功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的新药研究申请项目;绿谷公司提供不出国外销售和申报新药的证明。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