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制药全球生产运营执行副总裁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透露,阿斯利康将在全球范围内逐步退出原料药的生产,同时,其刚在中国建立的采购中心,未来将有90%的采购量供应全球市场。据大卫·史密斯推算,未来3年内,阿斯利康全球采购量将上升10%。
为了进一步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和药品研发初期的风险性,跨国制药企业正倾向于依靠外部采购的方式来完成这两项业务。
日前,阿斯利康制药全球生产运营执行副总裁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透露,阿斯利康将在全球范围内逐步退出原料药的生产,同时,其刚在中国建立的采购中心,未来将有90%的采购量供应全球市场。
据大卫·史密斯介绍,阿斯利康目前约有85%的原料药为自主生产,而完全退出原料药生产的时间大约需要2年。目前,阿斯利康全球一年的采购量为90亿美元,其中有15亿美元用于原料药采购。
与此同时,阿斯利康现有75%的药品为自主研发,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其开始尝试外购的方式,购买部分已进入临床不同试验期的研发产品,而今后,这些“外来”研发的量也将逐步增大。
据大卫·史密斯推算,未来3年内,阿斯利康全球采购量将上升10%。
而阿斯利康将上述采购目标逐步转向中国、印度等国家。低廉的产品价格成为吸引其来采购的一大原因。“从战略上来讲,中国目前的原料药生产已经有了不错的质量,而阿斯利康又在这方面的采购上有缺口,于是,这成了一个机会。”大卫·史密斯说。
今年上半年,阿斯利康成立了中国采购中心,主要用以采购原料药、产品配方设计以及研发外包等。
“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在中国完成的整体采购金额达2000万美元,而下半年预计会达到近2500万美元。到2010年,中国采购金额预计将达1亿美元。”大卫·史密斯说。
事实上,中国的药品市场对于跨国制药企业来说,占其全球市场的比例还相当小。因此,大卫·史密斯告诉记者,中国采购中心将不单单为中国服务,而且被纳入了阿斯利康全球供应链中。而所有的采购产品中,仅有10%用于中国,其余90%都将支持国际市场。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