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区有三级医院21家,大医院不但收治危重和疑难病人,还收治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和康复对象,造成“看病贵”和“看病难”。
18日,越秀区和天河区向全国人大调研组汇报情况时,讲述了他们遇到的困难。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兰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老同志程誌青、傅汉洵等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武参与了调研。
问题一 大医院每日万人就诊
社区卫生机构乏人问
据介绍,越秀区内有各类医疗机构411个,其中三级或相当于三级医院就有21家,而每条行政街都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越秀区在汇报中说,大医院不但收治危重和疑难病人,还收治了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及康复对象。比如去年某大医院日门诊量最高达10669人次,但其中70%是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群众排队看病,浪费时间,造成“看病难”;先进仪器设备用于常见病多发病检测,增大患者经济负担,造成“看病贵”。而社区卫生机构设施落后技术不高,群众对其技术服务质量持怀疑态度而只愿到大医院就诊,浪费基层大量医疗资源。
问题二 专家社区坐诊断无热情
反将社区病人带回医院
越秀区还汇报说,虽然已有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4家大医院对口帮扶,但实施过程中,大医院热情不高,基本上只停留在不定期组织一些健康教育和义诊咨询,接收社区技术人员进修有严格限制。专家坐镇主动性不足,甚至形同虚设,或者反将社区病人带回大医院。
越秀区有人士议论说,对常见病,社区医院不一定要大检查,可以开一些简单药物,服用后观察一段时间;但大医院的专家通常等不及,习惯先检查再开方。
问题三 双向转诊变单项转诊
病人大多转向大医院
越秀区汇报说,医疗商业保险必须在区级以上医院就诊才能报销的规定、社区用药目录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社区设备简单与医疗技术整体水平不高,及病人长期形成的就医观念等因素影响,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基本上是单项转诊:转向大医院的病人多,转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少。
另外,同一张记账单看同一种病,在社区只能看30~40元以内的处方,但在三级医院却可以开100~150元。患者手记账单的数量的限制,为了能多开点药,不管什么病都只能舍近求远,到三级医院。
越秀区汇报说,根据有关优惠政策,比如60岁以上老人免挂号费,但社区医疗机构面对的主要就诊人群都是这个人群,社区卫生机构的收费还要相应下调,许多优惠措施直接影响到它们的运营。
问题四 医生上门服务涉违规
社区医疗机构无优势
天河区则汇报了他们在开展上门服务中碰到的问题——医务人员上门服务不符合《职业医师法》的规定。根据该法,医生在医院注册,只能在医院行医,出了医院如果出现纠纷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陈舒表示,她调研时询问了一家社区卫生中心,他们的家庭病床仅限于换药、推拿,不包括上门打吊针,就是怕出现过敏反应引起纠纷。
有代表议论,这个问题值得关注,上门服务是社区医疗机构的优势,“万一碰到了假药,可就把医生给害了。”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