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07年下半年医药上市公司能在主营业绩上持续、高速地增长,或许能部分化解人们对当前医药行业高估值风险的疑虑,重新进入一个行业的景气周期
2007年第一个证券交易日,医药生物指数收于390.68点;2007年8月22日,医药生物指数收于1090.68点,也就是从2007年初至今,医药板块的市值整体上涨逾170%。由百余家医药上市公司组成的医药板块非常活跃,继续跑赢滚烫的沪深大市。
与去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形成对照,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长明显快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如中报显示:国药股份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16.97亿元和736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3.38%和62.01%;双鹭药业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实现9632.58万元,净利润实现5596.46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1.81%和170.46%;鑫富药业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33429.22万元,同比增长92.68%,实现净利润8803.01万元,同比增长1325.90%。
尽管上半年医药板块整体出现业绩增长,但一方面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基础上,一方面也远追不上股价上涨的幅度,使得整个行业估值高企。申银万国8月监测的行业数据显示,医药生物板块的市盈率高达88.28倍,预测2008年的平均市盈率将高达43倍。
医药上市公司普遍好转的盈利能力是否预示着医药行业的景气度回升,行业开始触底反弹?或者是在大牛市背景下,由高估值促成的繁荣假象?是什么内涵式的因素在这半年里充当了重要角色?又是什么外延式的因素构成了药企的业绩大幅增长?这样的增长方式可以持续多长时间?下半年医药行业关注的重点将会是什么? 一个容易同一个误区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