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中医活血化瘀法在艾滋病治疗过程中的运用
www.yongyao.net  2007-10-17 11:37:46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案2.伊某,女,38岁,会诊日期:2005年6月5日。患者于1996年剖宫产后输血浆400ml,2004年7月在上蔡县防疫站确诊为HIV感染,CD4160个/ul,采用HAART疗法治疗。30天前出现腹部胀大,恶心,食纳不馨,于2005年5月26日入某院治疗。入院时检查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触诊不满意,有明显移动性浊音,下肢可见凹陷性水肿。化验血HBV、HCV均阴性,ALT 250 U,AST 164 U,ALP 20 U,Tbil 46 umol/L,Dbil 28 umol/L,白/球蛋白2.1/3.3。诊断为AIDS合并肝硬化。入院后给予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未见好转。诊见:身目发黄,面部及下肢浮肿,腹胀如鼓,青筋暴露,急躁易怒,虚汗自出,小便不利、色黄赤,大便溏。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细数。西医诊断:AIDS合并肝硬化,早期肝昏迷。中医辨证:气虚血瘀,湿热弥漫,蒙闭清窍。治法:益气活血,清热利湿,芳香开窍。方药:赤芍60g,当归15g,香附15g,黄芪18g,焦白术15g,白芍12g,茵陈30g,黄芩15g,苦参15g,木通6g,车前子30g,茯苓皮30 g,冬瓜皮30 g,藿香12g,杏仁12g,橘红12g,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连服10剂,烦躁已止,大便自调,诸症好转,但仍有腹水、黄疸。上方加红花12g,泽兰15g,木瓜15g,桂枝6g,服用20剂,症状消失。出院后中药调治2个月,化验肝功能恢复正常,一般情况良好,可操持家务。

按 患者因输血后感染HIV,经HAART疗法治疗后,出现腹胀大、黄疸、早期肝昏迷。从中医观点来看,患者身目黄染,烦躁,脉滑数,苔黄,颜面、下肢水肿,腹胀如鼓,证属湿热弥漫三焦、水道不利而尿短,湿热下注膀胱而尿黄;湿热蕴于血分,薰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而周身发黄;湿热上扰神明,蒙蔽清窍而烦躁不安;湿热久羁,脾为湿困,中土不运而脾气虚,气为血帅,气虚则血瘀,故见腹胀水肿,腹壁青筋暴露。因此,瘀血是本病的关键所在。治宜补气活血,清热利湿,健脾芳化。方中重用赤芍、当归、香附子活血行瘀,黄芪、焦白术补气健脾,调理气血,才能祛邪达表,使湿化黄退、升降和谐,阴平阳秘而致和平。茵陈、黄芩、苦参、木通、车前子、茯苓皮、冬瓜皮清热化湿利水。藿香、杏仁、橘红调畅中焦,芳化开郁,使中焦气机舒展,上下通调,湿热之邪方有出路,邪去则正安。

养阴生津佐以活血

艾滋病属于伏气温病的范畴,发病之初即见营血证候,热陷营分,热灼营阴则凝滞,形成瘀热。热入血分,热毒炽盛,损伤血脉,血行不畅而加重瘀热。营血与脏腑在生理上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一旦热入营血,耗损阴津,必然损伤脏腑,脏腑虚损又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而形成血瘀。所以,在养阴清热的基础上,佐以活血通瘀,可增水行瘀、濡润脉道。从而恢复脏腑组织的功能,使顽症趋向好转。

案3.程某,男,59岁,初诊日期:2005年8月7日。患者于1993年曾单采献血后被诊断患有艾滋病。2000年患糖尿病,一直服用降糖类药,病情时有反复,血糖波动在8~12.5 mmol/L之间,尿糖+~++,近2个月出现右足麻木疼,足趾紫暗肿痛,口渴多饮加重。现口渴多饮,五心烦热,盗汗,腰痛,尿频尿多,下肢浮肿,右足麻木疼痛,足趾紫暗肿痛。化验:血糖11.86 mmol/L,尿糖(++),舌红少苔,脉沉细数。西医诊断:AIDS合并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合并下肢坏疽。中医辨证:病毒内蕴,肾阴亏虚,经络阻滞。治法:清热解毒,滋肾养阴,活血通络。方药:天花粉30g,蒲公英15g,地丁15g,败酱草15g,黄芪30g,薏苡仁30g,赤芍15g,牡丹皮15g,桂枝12g,红花12g,水蛭3g(冲服),山药3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5剂,趾部紫暗肿痛明显好转,但仍腰痛、尿频,上方去蒲公英、地丁,加牛膝、熟地黄、续断,继服15剂,右足麻木疼痛、足趾紫暗肿痛基本消失。上方去桂枝、水蛭,先后选加沙参、麦冬、天冬、玄参、桃仁、三七参等养阴活血之品,连用3个月,病情稳定,化验:血糖7.5mmol/L,尿糖-~+之间。

按 患者因疫毒内蕴,暗耗肾阴,发为消渴。渐致气阴两虚,脾胃失调,气血化源不足,脉道空虚,热毒之邪乘虚而入,血脉不通,瘀而成疽,为虚实夹杂之证。因右足感染为急症,急则治其标,先以蒲公英、地丁、败酱草清热解毒,黄芪、山药、天花粉、薏苡仁补脾益气、养阴生津,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桂枝、水蛭、红花活血通脉。热毒渐退,局部紫暗红肿消退,减用清热解毒,加入熟地黄、牛膝、续断以补肾固本,加麦冬、沙参、玄参、桃仁、三七参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以治其本。守方治疗4个月,病情稳定。

总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应将辨证施治作为纲领,不论病因病理、病位深浅、寒热性质、邪正盛衰及阴阳类型,都离不开气血。因此,活血化瘀是重要一环,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如此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