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坏了三年好一年 原料药市场周期性再现?
www.yongyao.net  2007-11-21 13:26:38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11月12日,第59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中间体、包装、设备秋季交易会开幕的前一天,深圳会展中心广场已经是花团锦簇。当晚,深圳各大酒店爆满,许多企业举行了客户见面与答谢会。然而,在觥筹交错间,上下游企业的紧张、焦虑情绪弥散于深圳的上空,已经难见企业家们的从容与淡定。

众所周知,从去年底开始中国原料药走出了一波难见的行情,在经历三年行业低谷后迎来春天。青霉素工业盐、水溶性维生素、硫氰酸红霉素、泰乐菌素等大宗原料药品种出现了量增价扬的态势。以青霉素工业盐为例,今年7月份,出口最高报价已经达到了17.54美元/BOU,是2004年最低出口价格的三倍多;维生素B2今年8月份与1月份出口平均价格相比上涨了189%。然而,从8月底开始,价值链延伸最广泛、国际市场最具竞争力的青霉素工业盐价格开始回落,维生素价格也稳中有降。在本届原料药展会上,青霉素工业盐的出口报价已经回落到了12美元/BOU左右。

“没想到价格下降得这么快,坏了三年仅好了一年。”健康网总经理、本届原料药展会论坛嘉宾吴惠芳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而此时,业内对原料药市场未来的把握就像是价格飙升时看不到天花板一样,同样不能预测止跌点在哪里,大宗原料药品种表现出的周期性成为行业深层次的恐慌。

涨落间呈现周期性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前八个月,我国化学原料药类商品出口总额为58亿美元同比增长35%,预计全年增长30%以上,为近年来出口额增长最高。从出口比例来看,抗生素、维生素、有机酸类、氨基酸类、醇类、激素、解热镇等品种名列前茅,正是由于青霉素工业盐、维生素等大宗原料药价格上涨,今年的原料药出口已经改变了往年出口量与出口总额不同步的状况。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前8个月原料药的景气行情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充满了痛苦和忍耐。2003年,青霉素工业盐由于产能急剧放大爆发了第六次价格战,到2004年价格已经跌入低谷,每十亿单位徘徊在5美元左右,逼近成本价,一些中小企业倒闭,另一些靠规模取胜的企业咬牙苦撑。与此同时,青霉素工业盐和VC最大的买家印度和美国先后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垄断调查,给中国原料药出口贸易蒙上了阴影。此后身处内忧外患中的原料药企业在2004年后开始了痛苦的转型,不少企业自觉限产、转产,同时,河南华星药厂第五期生产建设形成了青霉素年产8000吨的生产能力、石家庄制药集团的中润(内蒙古)制药有限公司形成了1万吨的生产能力,形成了新的产业核心层。

在国际市场,随着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和动力能源成本的持续攀升,跨国原料药企业形成了战略调整的动力。2004年底,抗生素巨头荷兰帝斯曼集团(DSM)宣布对其抗生素板块进行改革,2005年上半年陆续关闭了荷兰代尔夫特的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工厂、格罗宁根的头孢中间体工厂,结束与葛兰素史克联合创办的6-APA生产企业。而中国原料药的老对手印度也迫于中国的压力关闭了所有青霉素工业盐工厂,在对我国青霉素盐发起反倾销撤诉后,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已经取得了绝对的国际市场主导地位。

吴惠芳表示,结合历史纪录来看,有明显周期性的原料药主要是那些产量大、应用广、在国际市场上有话语权的品种。其行情的周期性主要表现在价格的起伏周期、产能产量的增减周期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