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武汉市推行医疗改革,除了药品直供的措施外,政府拿出600万元作为医院改革“风险金”,其中100万元用于补贴医生收入。一时,武汉用高薪养“廉医”的举动,引起了各方关注。
“政府拿出600万元,老百姓少掏6466万元买药钱,这笔钱花得值。”2008年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副市长刘顺妮在参加“两会”湖北代表团讨论时,此语一出,震惊四座,同时,也把千里之外的武汉普爱医院推上了风口浪尖。
作为武汉市医改的唯一试点,普爱医院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行药品直供,当时,武汉市政府拿出600万元作为该院改革“风险金”,其中100万元用于补贴医生收入。
刘顺妮在“两会”期间透露了武汉市的做法后,一时引来外界一片质疑声。医生抵制回扣为何不能靠医德,而必须让政府出台“高薪养廉医”之策,以金钱设防堵住医德问题的发生?
一个忠实的医院“粉丝”
2008年2月29日上午8时许,家住汉口的王正(化名)早早地起床,洗漱一番后,准备步行前往医院买药。多年前,患上高血压的王正,不得不到武汉各大医院看病买药。自从工厂退休后,他每个月的1000余元工资,除了应付一家三口的吃喝外,繁重的医药费压得这个七尺汉子喘不过气。因此,只要一听说哪家医院药品减价,王就会前去一探究竟,可自从前年起,他却成了普爱医院的忠实“粉丝”。
事情还得从2006年8月10日那一天说起。当天,武汉市大型三甲医院——普爱医院,首次试行药品直供。 “独家药品直供,以全国三甲医院最低药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让利于民,政府确定的独家药品医院,常用药平均降价40%”,两条大大的横幅悬挂于武汉普爱医院的大楼顶端。
当天,王正从该医院药房买到了治疗高血压的药品依拉普利,只花了9.7元,而之前这种药的价格是20.7元。“省掉了一半的价钱,真希望天天能买到。”王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先前每个月花500多元才能买到的药,如今只要花一半的钱,一年就能省下三四千元。
此后,他每个月一到发工资那天,就会第一时间跑到医院,将一半工资购药。(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时间一长,王发现医院的药价一直未上调,这才慢慢消除了当初的购买恐慌心理。
这一项由武汉市政府推动的降低药价的尝试,正在普爱医院进行,王正是这项名为药品直供的改革尝试的受益者之一。药品直供以来,截至2008年2月29日,来该院就诊的患者减少药费支出7296万元。
50余公司医药代表下岗
为何选择普爱医院作为试点,至今没人能说清楚,但外界却一致认为这与“铁娘子”刘顺妮有莫大的关系。
自从刘顺妮担任分管医疗卫生的武汉市副市长后,行事干练、作风硬朗的她,一直非常关注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曾经就此对医院回扣利益链进行过暗访,发现少部分医生确实存在开药拿回扣的行为。
“目前,我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6000多家,药品批发企业16000多家。市场激烈的竞争,催生了大量所谓的‘新药’,从而抬高了药品的出厂报价。” 在今年“两会”上,刘顺妮的开场白立即引起了与会人大代表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