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与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党中央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出的最明确最具体的指示。
近一年多以来,为了摸索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药品购销中的商业贿赂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与卫生部门进行了将医院药房托管给当地医药商业公司管理的试点工作,目前许多地方和部门也正在讨论如何落实医药分开,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进行医院药房的托管。
但笔者认为,医院药房托管并不能真正实现医药分开。
医院药房托管最早起于1999年深圳三九集团对广西柳州中医院等6家医院药房的托管,当时三九集团的主要目的是扩大药品销售额,后来由于资金链问题而停止。近两三年来,南京的医院药房托管宣传面很广,而且据称要扩大到三甲医院。
笔者认为,新医改成功的关键在于治本。医院、医生与药品购销的经济利益虽然应予以切断,但以药养医的体制不改,则积弊难除,仅仅靠把医院药房剥离出去或把药房托管给医药公司是无法解决的。因为医院收入的50%靠药品收入,这个数字会随医院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在不断提高的药房托管费用下,医药公司最终将无法满足。据南京医药反映,现在托管给他们的南京二甲以下医院的托管费平均已经超过药品销售额的40%,公司是亏损运行,但是为了不丢掉这块市场,他们还在坚持。
据了解,南京市试行医院药房托管的初衷,是南京市纪委为了探索治理商业贿赂之道。而这一“遏制医生收红包、严禁开方提成、治理商业贿赂”的纪律检查行为,难以承担“医药分开”之重任。笔者认为,药房托管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据悉,新的医改方案将在今年开展试点,明年在全国推广,到2010年形成新型医疗卫生体制框架。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因此,我们必须吸取20多年来医改的经验和教训,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在治本问题——改变以药养医体制的探索上,从体制改革入手,研究探索“医药分开”的最佳途径。
来源:中国医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