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中国人看病贵不贵?数据显示我们看病确实贵
www.yongyao.net  2008-3-13 11:00:28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007年人均GDP中国约为2400美元,日本约为34000美元,相差14倍左右。以此为基数,比较上述数字:日常消费中日相差6倍~7倍,看病总费用相差3倍多,其中自己承担部分相差两倍。药费相差约1.5倍,只不过是倒过来。从该个例比较发现,中日两国的物价差距没有收入差距大;从绝对值看,在中国看病不如日本贵;但从相对值看,中国看病贵,突出体现在药费上,其次是自己承担部分。

钟南山代表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从绝对值来说,中国看病费用并不贵。比如,看一次感冒,在香港需要3000港币,我们只需要300元人民币。两者的不同在于,香港人看感冒只需自付很少一部分,我们则主要需自己负担。香港的人均收入远高于我们,此消彼长,我们当然觉得贵了。”

钟南山代表认为,我国的卫生基本公共服务也不均衡。前几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文章说,一个1000人的社区,有750个人会得各种病,其中500个可以自己吃药解决,剩下的250人需要到社区去看,还有9个人得去大医院解决,只有1个人需要专家“搞定”。而我们现在是“倒三角”,大部分病人挤在大医院,感冒发烧也要看专家,这样看病肯定难、肯定贵。

卫生部部长陈竺委员在政协分组讨论时表示,目前我国卫生事业各项指标虽然不错,但在每一个不错的平均值后面都隐藏着一些不幸的群体。“我们的人均卫生支出虽然不低,但是差距很大,其中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体。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应是促进公平。”

医改不应局限于解决看病贵

“医改的目的不应局限为解决看病贵,政府必须提高认识。”钟南山代表说,教育是培养有知识的人,医疗卫生是造就健康的人,而不仅仅是给老百姓治病。应从大卫生角度理解医改。换句话说,政府必须认识到,搞好医疗卫生和搞好教育一样,是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不仅仅是一个解决社会矛盾,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减震器”。政府领导只有将医疗卫生工作提高到造就一个健康民族的高度,才能真正搞好医改。

在结构体制层面,钟南山代表建议,建立统一高效的体制。即将推行的大部制改革已经走出第一步。在经济层面,应安排更多的财政资金重点投向城镇农村基层卫生机构。

在人才方面,关键是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养得起,干得好”的基层医务骨干,在基层建立可供年轻医务人员发展的平台。待遇问题不能靠市场机制来解决。“目前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只有大医院的1/3~1/5,在发达国家基层待遇有时比大医院还高。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的基本待遇问题是卫生公益性的体现。”另外,医学生的培养内容还应该多关注大卫生和预防,不要只培养大医院的接班人。

“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的叙述是‘我们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重大步伐’。”钟南山代表说,“我希望,经过三四年,再听总理报告时,会出现‘我们在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公平上迈出重大步伐’!”

来源:健康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