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是世界性难题, 任何方案都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不可能一出台就解决所有问题。笔者认为,在方案制订和实施过程中, 应着眼于大局和长远, 立足于国情和国力, 多一些理性与实践, 少一些幻想与偏颇。
从宏观角度看,正确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至关重要。
公平与效率
公平是目标, 效率是手段。在医改中实现公平,应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可能提高医疗服务的利用效率,但难以实现卫生服务的公平。政府应在规划、调控、准入、监管、筹资、基本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应公平配置卫生资源,公平的资源配置能带来公平的服务利用。在农村加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在城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保障制度之间资源配置差距。应注意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在改革起步阶段注重公平,保障水平宁可低一些,但覆盖范围一定要广。随着经济的发展, 应把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供给与需求
医改初始阶段的当务之急是补需方,为所有公民建立起医疗保障,增强他们的购买力。为此,应加快建立完善医保体系,本着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多方筹集资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城市,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农村,加快推进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考虑以设区的市为单位,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力争十年内实行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议制定和出台《医疗保障法》,实行强制性的医疗保险。应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制定基本医疗服务的目录和收费标准,由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体,并按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和项目得到政府的相应补助,改革过去按人头、床位的补助方式。应发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调节作用,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医疗保险经费随病人转移, 由独立第三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项目、病种与医院实施财务结算,维持医疗保险基金不出险,并保持医疗供需的大致平衡。
预防与医疗
医改方案的设计应以防病为出发点。医疗保障的首要目标不应当是治病,应当是防病,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通过预防工作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相应降低医疗费用开支。公共卫生支出应由国家承担。将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队伍, 公共卫生机构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由国家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性机构应逐步分离出来,自负盈亏。应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向公民提供的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应该免费。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网络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全民健康教育。
医疗与药品
应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确定基本药物目录和品种,通过价格控制以及合理费用分担等手段,确保公众享有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药物。要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药品经营与医院分开,切断药品生产经销机构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医疗技术和劳务服务的收费标准,同时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打击商业贿赂。医疗保障支付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部分的药品费用,超出目录部分由经办机构、医院和个人合理分担,形成费用制约机制。要理顺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基本药品的采购制度,鼓励医生和患者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新药审批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准入,以支付制度的改革为核心,理顺医药价格体系。
国有与多元
应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区别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制定不同的政策,坚持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非公有医疗机构为补充,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应是国有国营的。由政府举办、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包括疾病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传染病防治机构和疾病应急救治机构,并免费向公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机构由国家举办,可以国有国营,也可以国有民营。政府应在现有的国有医疗机构中确定非营利性的,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并起到保障基本需求、平抑医疗价格、引导合理竞争的作用,由政府包人员工资和基本建设费用。但此类医院也可实行国有民营。放活其他医疗服务机构,允许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市场竞争,由政府负责依法准入和监管。鼓励社会资金依法举办、重组医疗机构。
城市与基层
应大力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在城市,大力发展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应加大投入,增加医疗服务网点,提高卫生服务水平。要建立城市医院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整合现有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由大医院承担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诊疗、教学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任务。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应鼓励城市支援基层。制定政策,引导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
中医与西医
应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中医药发展。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将中医医疗服务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筛选、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快创新和发展。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组织开展中医药治疗重大疑难病症的联合攻关。开发中药宝库,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既要着力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研究人才,又要通过中医带徒等方式,培养中医药适用型人才。
监管与搞活
政府应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监管,对现有医疗机构不分行政隶属关系,实行以设区的市为单位的属地化管理。加强医疗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充实力量,理顺职责,增加投入,充分发挥监督执法机构的作用。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将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依法监督管理,真正实现管办分离。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把卫生行政部门一些非政府行政所必需的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医院协会、医师协会等行业的自律作用。搞活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由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立内部治理结构;其他国有医疗机构加快转制,由出资人决定经营方式。建立职业化医院管理队伍,促进医院管理人才的流动。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