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医药企业的2008年第一季财报,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专利药领域领先的辉瑞、葛兰素史克、罗氏、拜耳等医药巨头,正在为难以遏制业绩下滑而苦闷,而强生、诺华却在庆祝盈利的两位数增长。
业绩两极分化
全球前十强药企本年度第一季度财务报表近日已陆续公布。4月24日,记者根据各大公司发布在官方网站上的财报得知,从本季业绩来看,多数药厂仍承接了2007年全球业绩下滑的颓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美国辉瑞公司4月17日公布的2008年一季度业绩报告称,辉瑞本季度净收益大幅度下跌18%,为28亿美元。其中处方药销售收入下跌6%,为109亿美元。同样遭遇业绩下滑的,还有瑞士罗氏、美国先灵葆雅、英国葛兰素史克、德国拜耳等跨国制药巨头。
与大部分跨国药企一季度业绩下滑境况不同的是,美国强生在2008年第一季度盈利同比取得了40%的增长,瑞士诺华制药第一季度盈利也增长了10%。
受困专利药业务
一直让各大跨国药企引以为豪的专利药业务,恰恰是让它们遭遇滑铁卢的“罪魁”。各大跨国药企或身陷专利药销售不力的负面影响,或遭受仿制药冲击的困扰,导致业绩萎靡不振。
一向占据制药企业老大宝座的辉瑞近年来由于饱受专利药过期的困扰,业绩不断下滑,老大的宝座也被美国强生夺去。4月17日,辉瑞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这位昔日的老大哥仍旧没有走出专利药过期的阴影。公司包括降血脂药立普妥(Lipitor)、抗高血压药络活喜(Norvasc)以及抗组胺药仙特明(Zyrtec)的许多拳头产品都出现了销售下滑的情况。其中,立普妥销售收入下跌7%。美国专利于2007年3月到期的络活喜本季度销售收入大幅度下跌52%。
一向业绩优良的罗氏也没能逃脱专利药销售不力的负面影响。由于禽流感疫苗达菲(Tamiflu)存货量下降的缘故,罗氏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下跌4%。
4月23日,葛兰素史克宣布,由于公司最畅销的一些药物遭遇了仿制品的竞争,第一财季的盈利同比下降9%。
其他包括阿斯利康在内的多家药企业绩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也多是由于专利药品到期,或者受到仿制药的强烈冲击所致。
医疗器械成“功臣”
在全球药企业绩普遍亮红灯的情况下,强生和诺华却实现了盈利两位数的增长。助推这两家药企业绩增长的,并不是公司的专利药品业务。适时将业务重点转移,恰恰是两家公司制胜的法宝。
在多数药企仍困战于专利药品业务之时,强生与诺华却已经适时抽身,加大了对其他领域的投入。4月22日,在美国强生于亚洲开设的最大医疗器械工厂——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的落成仪式上,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文坚先生即向记者表示,医疗器械业务在强生所有业务组合中增长最快。从行业发展周期的角度来看,在专利药面临困境之时,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加大对医疗器械业务的投入,是强生为了平衡业务发展所做出的选择。
此次,强生在苏州设立的注册资金为4700万美元、首期投资达1亿美元的医疗器材生产基地已经正式在苏州工业园投入运营。
诺华对于公司经营中心转移到医疗器械给公司带来的业绩增长,也并不否认。事实上,与其他大型医药公司一样,诺华也面临着专利即将过期的问题,旗下数个畅销药即将丧失专利保护权。诺华近期收购全球最大的眼部护理公司爱尔康的目的,也正在于帮助诺华减少对新药的依赖程度。“我深信,随着我们将运营中心完全转移到保健产品领域,2008年公司销售额和盈利有望再创新高。”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魏思乐(Daniel Vasella)在一份声明中指出。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康泓则指出,医疗器械行业近几年正在高速发展,但是也是需要相当实力的企业方可进入,而跨国药企正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在专利药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进入医疗器械行业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