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入耳一般主要由于儿童的好奇心或恶作剧将异物塞人外耳道所致,也有因不慎将棉花、沙布等异物遗留在外耳道.
尽管异物有多种多样,一般将其分为非动物性异物和动物性两种。前者多见于小玻璃球、金属小玩具、果核、纸团和豆类等,后者多为蚊虫、臭虫、小蟑螂等。大的异物可引起听力障碍,耳呜、耳痛和反射性咳嗽:豆类遇水膨胀可刺激外耳道皮肤发炎、糜烂和感染;异物嵌顿在耳道的骨性部分时可有剧烈的疼痛;进入耳道的动物性异物爬行和搔动时。使人感到难以忍受的耳呜和耳痛。
如果我们的耳道内不小心进入异物,一定要谨慎行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1. 晃动头部使异物脱出。使患者处于头低位,帮助他来让他自己用力晃动头部。
2. 如果是水进入耳朵时,可按上法跳动或以棉扦轻轻探入耳中,将水分吸干。
3.取出异物。如果异物不脱出,应看耳道内异物的位置。如果你看到较软的异物(昆虫除外)时,可以用镊子将其取出。注意:不要试图刺戳异物,不要取像豆子一类的硬的异物。
4.耳中取豆。如孩子玩豆子时,不自觉地把豆子塞入了外耳道,可用95%的酒精滴点异物,使豆收缩变小后滚出;也可用直径与耳孔一样大小的细竹管(如毛笔竹套)把竹管口打磨光滑,轻轻插入耳道,然后嘴对着竹管,用力吸气,豆子就会被吸出来。操作中,一定要确保耳朵不受损伤。
5.耳中取虫。夏天傍晚,小飞虫特别多,一不小心,小虫就会飞进耳朵里。对此,可马上到暗处,用灯光把小虫引诱出来。或滴进3—5滴甘油(食油亦可),过2—3分钟,把头歪向患耳一侧,小虫会随油淌出来;如不见效,可用注射针管或用漏斗接上皮管,将温水灌入耳内,随即歪头倒出,小虫会随水流出,然后用棉球轻轻把耳内的水擦净。
6.如果异物比较牢固地嵌在耳道中,应去医院。
来源:用药安全网(作者:张丹)
相关新闻
- 2007.10.31
- 2008.12.24
- 2007.11.21
- 2008.10.21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