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佳境
近两年,医院用药数据的变化也能进一步佐证跨国制药公司取得的骄人业绩。2002~2006年,我国重点地区的典型医院用药市场中,外资、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31.67%上升到2006年的40.16%。5年间,外资和合资药企在我国医药市场的销售增长率平均达到了25%,远远高出国内企业。2007年,在全国医院购入药品金额较多的前10个厂家中,有一半是外资和合资企业。
分析人士指出,推动外资企业业绩增长的因素有两个:
第一,2000年以后,全球各大跨国制药企业基本上完成了在华的初步布局,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注册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外企专利新药进入中国时最大的顾虑,众外企纷纷加快了向中国市场引进新药的步伐,缩短了新药在国外和中国上市的时间差,新药成为外资开拓市场的利器。
第二,从营销方面看,在国内企业纷纷砍掉销售队伍,把终端销售交给分布在各地的代理商的同时,大部分外资企业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完善的临床推广队伍,销售网络的差距进一步改变了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力量对比。目前,大部分国内企业只能依靠数个代理商图霸区域市场,而拥有销售队伍的外资企业则可以从容地布局全国市场。与此同时,外资企业还建构起完善的政府公关、市场推广、学术营销等支持体系,支持企业销售。
扩展终端
陶瑞尔表示,礼来正在密切关注中国医改动向,希望能从医改政策带来的市场变革中找到新机会。欧泰格透露,礼来中国对于目前的城市社区板块十分关注,正在进行调研,以便能参与其中。
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也曾表示,其市场策略也将相应有所调整,而这一调整是指从以前几乎完全只针对大医院开展业务,相应地部分转向社区医院和农村市场。尽管由于价格等因素,跨国企业对医改的受益度可能不如国内一些普药企业明显,但相应的基层合作及营销队伍的布置都要开始调整,为此,诺华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负责此事。
而拜耳也开始在低端市场上有所行动。2007年9月,卫生部与拜耳医药保健共同发起了“走进西部”万名县级医院医生培训项目,将在5年内对中西部地区甘肃、陕西、江西和海南等11个省的332个贫困县的超过1万名医生进行培训。拜耳医药中国区总裁康德曾表示,拜耳希望通过强大的普药业务、特殊治疗业务布局第三终端市场。
来源: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