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余人获心理治疗
地震给人们造成心理创伤,医疗人员对他们的心灵抚慰迅速开展起来。杨伟透露,截至本月25日,已经有24066人次获得灾后医学心理治疗。
6月上旬至7月上旬,全市19个区(市)县及高新区、40余家医疗单位90余名心理专业、康复专业医师分别举办了康复医疗和“绿丝带爱心使者”灾后心理干预培训班,并成立了地震伤员康复分中心(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灾后心理重建办公室(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建立了市、县、乡三级伤残康复医疗及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为使地震伤员重获回归社会的信心,成都还对520人次实施了康复治疗。
82乡镇卫生院地震当日复诊
尽管遭灾,但全市82所乡镇公立卫生院当天就利用各种办法进入灾后抢救、防疫状态。杨伟透露,目前有64所乡镇卫生院陆续搬回原有建筑,8所在帐篷中工作,10所在活动板房中看病。
为确保灾后无大疫,全市卫生系统一方面迅速制定下发震后饮用水、食品卫生、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等多项应急处置方案,另一方面还组建了由机关单位、农村基层干部和医疗卫生人员组成的乡村卫生防疫队,确保卫生防疫力量进村、入户、到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累计出动疾控监督人员26.27万人次,车辆6.5万辆次实施医疗、防疫工作,灾区传染病疫情报告及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计划免疫系统已恢复,食品、水质安全得到保障,各聚居点环境卫生状况也大大改进。
关键词:
安置点疾控
全市数百万人震后无家可归,大量的人员进入了临时安置点。怎么才能确保安置点卫生防疫不出意外?在此方面,成都有成都的办法。
226医疗站驻守安置点
在安置点环境卫生管理上,卫生部门组织除“四害”,仅灭鼠毒饵就发放了20吨。3支专业消杀队深入灾区开展社区、居民院落、安置点消杀,对安置点周边每天进行1~2次蚊蝇全面消杀。
此外,成都各个安置点共驻扎了226家医疗卫生服务站。其中,安置点人口数在1000人以下,由村卫生站覆盖;安置点人数在1000~3000人,参照乡镇卫生院标准(减半)覆盖;3000~10000人的安置点参照乡镇卫生院标准;安置点人数超过1万人,则参照一级综合医院标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各安置点医疗人员24小时值班,发现急重症患者立即转上级医院。
6大督查组不间断巡查
震后,成都市组织了6个督查组,对灾区各乡镇、安置点医疗卫生及对口支援医疗单位实施不间断督查。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就书面反馈给当地卫生局,同时通报全市督促其整改。
6月12至18日,成都市再次组织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分六组对45家医疗机构、11家安置点医疗点进行医院感染、医疗安全和医疗特殊垃圾管理集中督查。我市卫生监督支队也组织了15个指导小组,对全市19个区(市)县及市本级供水单位、安置点、学校、医院、市民避震场所等重点场所,开展灾后食品、饮用水和传染病防治等卫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