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医生,好得很!”
这句简洁而又朴素的赞语出自江油的灾区群众,也是河南抗震救灾医疗卫生防疫救援总队医疗纵队队员们践行诺言的结果。
河南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张建功说,总队所属的医疗纵队共有9个支队,其医护人员来自郑州、平顶山等省辖市医院,均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按照常规,这些专家们可以留在江油市城区里工作,但是,为了恢复江油的正常医疗秩序,保证乡镇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就医,医疗队的所有成员全部下沉到了乡镇卫生院,住进了帐篷,并建起了帐篷诊室。
对这种贴身又贴心的服务,二郎庙乡的一位74岁的老先生用行动作了回报。
每天清晨,这位身材瘦小、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人都会拖着一个大箩筐,拿着扫帚,穿梭在病区和医疗队搭建的帐篷区打扫卫生。当医疗队员心疼的表示感谢时,老人总是笑着回答:“你们跑了几千里路来我们这里抗震救灾,这么热的天,住在马路边帐篷里,你们才辛苦呢!”
乡卫生院院长告诉记者,老人是一位老中医,有自己的诊所,但从特大地震后发生的第二天,他就来到了医院帮助打扫。河南医疗队进驻之后,老人又主动承担了医疗队帐篷宿舍和帐篷诊室区的清洁工作。
队长周宏建说,老人一直没有说出自己的姓名。
乡镇卫生院的条件是简陋的,甚至缺少一些必要的医疗器械。
6月29日清晨,一名新生儿呼吸道堵塞,出现严重缺氧情况。儿科副主任医师余舒恩在抢救中,发现当地一位护士口噙一根长约30厘米的吸管,清理新生儿的呼吸道里的分泌物,余舒恩连忙阻止了那位护士的举动。
余舒恩迅即拿起一个20毫升的注射器,一头含在嘴里,将套在注射端的吸管插进了新生儿的嘴里,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的一点点将分泌物吸出,接着,又吸出了新生儿鼻腔里的分泌物。
新生儿转危为安之后,余舒恩告诉在场的医护人员,直接用吸管清理新生儿的呼吸道,一是气流小,速度慢,不容易掌控,同时也容易造成感染,可能会危机护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余舒恩说,在条件具备的大医院里,处理这样的问题,一般采用特殊的新生儿吸痰管或低压吸引器操作。
河南医疗队的专家不仅全心全意的为老百姓治病,还主动向我们这些同行传道授业,开办业务讲座。厚坝镇卫生院副院长万清说,10天时间里,这些教授和副教授级的专家为全镇医疗卫生系统培训70多人(次)。
“为群众看病治疗,向当地同行传经送宝是医疗队当前的两具体项任务,不可偏废。”张建功副总队长说,当我们完成援建任务离开江油时,我们的技术、经验和作风留下了,这样,就等于我们留下了一支永远为当地群众服务的医疗队。
截至昨天,医疗纵队累计诊治病人3848人次,巡诊445人次,接生新生儿57人,手术72例,培训医务人员430人次,临床辅助检查542人次。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