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逐渐年青化,它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常常引起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是造成这些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常生活中预防高血压降低高血压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简单介绍一下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常识。
1.充足睡眠、环境安静
早晨醒后先在床上躺5-10分钟,然后再慢慢下床活动,最好先饮一杯温开水再进行体育运动。这样可以降低早晨交感神经活性和血液粘稠度,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因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更多发生在早上6-12时,即起床后数小时。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情绪乐观、适度运动
因过度兴奋、过度悲伤或过度疲劳都可导致血压较大波动,从而发生并发症。
3.饮食清淡、体重正常
研究发现盐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如果每日食盐量少于6克则不易发生高血压,尤其是对心衰、老年高血压患者更是如此。另外,还应作到不吸烟、少饮酒,保持标准体重对预防高血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定期体检、及早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期没有症状,因此定期体检有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定期体检,有利于控制血压和早期发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并及早治疗。
5.季节变换、及时更衣
特别是清晨起床、夜间是厕所和冬季更应注意。
6.血压控制、因人而异。
由于个体差异,在血压达标和改善症状方面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如果症状已明显改善而血压还未达标,如果强求达标反而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7.平衡降压、预防事件
老年人血压过高,往往是脑溢血的信号,但是血压过低,血粘稠度过高又易发生脑梗塞,特别严重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常是脑梗塞的先兆。因此,在降压过程中应避免血压骤升、骤降。
以下摘录《高血压十忌歌》
一忌性子急,冲动发脾气; 二忌有苦衷,心情受压抑;
三忌忙与乱,烦恼多难题; 四忌灾祸重,精神强刺激;
五忌嗜酒肉,体胖血流细; 六忌连失眠,熬夜不歇息;
七忌头猛震,抬举太过力; 八忌大便干,内燥休温起;
九忌烈日晒,十忌太大意; 按歌自检点,可防脑溢血。
来源:中国护理网
